烟台
2017-12-29 08:58:34
烟台概况
烟台,山东省地级市,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大连隔海相望。烟台全市土地面积13745.95平方千米,海岸线长909千米,濒临渤海、黄海,有岛屿63个。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2016年末,烟台市常住人口706.4万人。
烟台是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骨干城市、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中国海滨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重点建设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与威海同为中国著名的“雪窝”。
2016年12月7日,烟台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016全年,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6925.66亿元,比2015年增长8.1%。
2017年,烟台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历史沿革
烟台市因境内烟台山得名。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预防倭寇,曾在今烟台山设狼烟墩台。
早在商、西周、春秋时为莱国地。战国属齐国。秦代属齐郡。汉代属东莱郡。
晋属东莱国。南北朝属东莱郡、长广郡。
隋属莱州。唐属登州、莱州。宋、元因之。
明、清属登州府、莱州府。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东海道。1928年废道。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9日,成立胶东军政委员会。2月3日,日军侵占烟台。
民国三十年(1941年)2月6日,成立胶东行政联合办事处。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7月,成立胶东区行政公署,辖东海、西海、南海、北海4个专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4日,八路军解放烟台,烟台成为八路军解放得最早、最大的沿海港口城市。
1950年,建立文登、莱阳专区和烟台市。1956年文登、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地区。
1983年11月,撤销烟台地区,烟台市改为地级市;将原烟台地区的牟平县等12县划归烟台市管辖;威海市仍为县级市;原县级烟台市改为芝罘区;撤销福山县,其行政区域并入烟台市;将莱西县划归青岛市。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1987年6月15日,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
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1991年11月30日,撤销蓬莱县,设立蓬莱市。1991年12月21日,撤销招远县,设立招远市。1995年11月30日,撤销栖霞县,设立栖霞市。1996年4月29日,撤销海阳县,设立海阳市。1994年7月2日,撤销牟平县,将牟平县的莱山、解甲庄两镇成建制划出后设立烟台市牟平区,区政府驻宁海镇;设立莱山区,辖原牟平县的莱山镇、解甲庄镇和芝罘区的初家镇,区政府驻初家镇。
1998年,烟台辖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4个区,长岛县以及龙口、莱阳市、莱州、蓬莱、招远、栖霞和海阳7个县级市,共11个街道、159个镇、32个乡,6568个行政村。
2000年4月28日,民政部(民函[2000]54号)批复同意烟台市政府机关临时迁入莱山区芙蓉路6号区政府办公楼。
行政区划
根据2017年政府官网显示,烟台市辖4区、1县、7个县级市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及昆嵛山保护区,82个镇、6个乡、65个街道办事处,589个居民委员会、6748个自然村。市政府驻地莱山区。
烟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芝罘区、福山区、牟平区、莱山区、长岛县、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蓬莱市、招远市、栖霞市、海阳市
地理环境
位置境遇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东经119°34′~121°57′,北纬36°16′~38°23′。东连威海,西接潍坊,西南与青岛毗邻,北濒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并与大连隔海相望,共同形成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最大横距214公里,最大纵距130公里。总面积1.3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722.3平方公里。海岸线曲长702.5公里,海岛曲长206.62公里。
地形地貌
烟台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山地占总面积的36.62%,丘陵占39.7%,平原占20.78%,洼地占2.90%。低山区位于市域中部,主要由大泽山、艾山、罗山、牙山、磁山、蛤㠠(山卢)山、嶛(山昔)山、昆嵛山、玉皇山、招虎山等构成,山体多为花岗岩,海拔在500米以上,最高峰为昆嵛山,海拔922.8米。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区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100~300米,起伏和缓,连绵逶迤,山坡平缓,沟谷浅宽,沟谷内冲洪积物发育,土层较厚。烟台市域降水较充沛,空气湿润,气候温和。
水文
烟台市域内中小河流众多,长度在5公里以上河流121条,其中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有五龙河、大沽河、大沽夹河、王河、界河、黄水河和辛安河。主要河流以绵亘东西的昆嵛山、牙山、艾山、罗山、大泽山所形成的“胶东屋脊”为分水岭,南北分流入海。向南流入黄海的有五龙河、大沽河;向北流入黄海的有大沽夹河和辛安河;流入渤海的有黄水河、界河和王河。其特点,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涨暴落,属季风雨源型河流。
气候
烟台市属温带季风气候,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雨水适中、空气湿润、气候温和的特点,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烟台市年平均降水量524.9毫米,年平均气温13.4℃,年平均日照时数2488.9小时。烟台四季分明,各季气候独具特色。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烟台市土地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6883万公顷,园地23.4039万公顷,林地22.0915万公顷,草地6.1784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0396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1728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8.8524万公顷,其他用地11.0878万公顷。烟台市人均耕地0.06公顷。
植物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烟台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胶东丘陵栽培植被赤松麻栎林分区,由于水、热条件良好,本区域的植被类型和植物资源都比暖温带落叶林区的其它处丰富和繁茂。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有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日本落叶松林、糅椴林、刺槐林、枫杨赤杨林、杨树林和竹林9个种类。灌丛植被有栎类、胡枝子、杜鹃灌丛、鹅耳枥灌丛、坚桦白檀灌丛、牛奶子灌丛、胡枝子灌丛、绣线菊灌丛、紫穗槐灌丛、柽柳灌丛9个类型。烟台市现有植物资源1349种,其中木本和藤本植物70科457种,草本植物120科742种,栽培植物(不包括观赏植物)150种。
动物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烟台境内野生动物资源有脊椎动物524种,其中哺乳动物30种,鸟类377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8种,425种陆栖脊椎动物。包括国家级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2种,其中国家一级9种,二级42种,省级5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国家二级6种。
水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烟台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81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4.8亿立方米,地下水12.7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7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属资源型缺水地区。2015年烟台市平均降水量567.7毫米,较2015年偏少2.6%,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7.5%,各县市区降水量栖霞市最大、莱阳市最小,分别是617.8毫米和483.7毫米。烟台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8.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亿立方米,地下水8.75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1.45亿立方米。2015年烟台市水资源总量为21.79亿立方米,较2015年偏少6.06%,较多年平均偏少12.0%。烟台市现状年均供水量约9.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08亿立方米,地下水4.82亿立方米。2015年供水总量8.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4.7亿立方米,地下水4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根据2017年7月政府官网显示,烟台市已发现矿产68种,各类矿床点1182处。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35种(亚矿种39种),其中,能源矿产有煤、油页岩和地热3种;金属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钼等11种;非金属矿产有石墨、菱镁矿、萤石、磷、硫铁矿、天然卤水、水泥用灰岩(大理岩)、饰面用大理岩、建筑用大理岩、沸石、透辉石、长石、玻璃用石英砂、饰面用花岗岩、滑石、膨润土、珍珠岩等19种;水气矿产有矿泉水和地下水等2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烟台市常住人口706.4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4.9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8.67万人,比2015年末增加15.37万人。全年户籍出生人口7.48万人,出生率为11.42‰;户籍死亡人口5.28万人,死亡率为8.06‰;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3.36‰。
民族
烟台市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2015年,烟台市有50个民族成分,其中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佤族、土家族、苗族、彝族、维吾尔族、壮族、仡佬族、白族、拉祜族、傣族、达斡尔族、哈尼族、布依族、藏族、土族等49个少数民族成分,人口6万余人,接近烟台市总人口的1%。其中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3万余人,占烟台市总人口的0.34%。超过1000人以上的有朝鲜族、满族、回族、蒙古族、佤族、土家族、苗族7个民族,其中朝鲜族706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0%;满族4359人,占18.58%;回族2419人,占10.3%;蒙古族2071人,占8.83%;佤族1239人,占5.28%;土家族1083人,占4.71%;苗族1048人,占4.56%。少数民族人口大部分来自东北、西北等少数民族地区,以经商、求职、投亲、学习等各种形式流入,80%集中在城区。烟台市无民族乡(镇)、民族村(居),无民族学校。
经济
综述
2016全年,烟台市地区生产总值6925.66亿元,比2015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67.51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3461.66亿元,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2996.49亿元,增长8.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7%,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3%,比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按年平均常住人口计算,烟台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389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4812美元),比2015年增长7.6%。
2016全年,烟台市城镇新增就业14.3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6万人。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3.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2.2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5年上涨1.8%。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2.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5%。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1.4%。新建住宅销售价格上涨2.4%,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上涨0.6%。年末烟台市在册市场主体71.65万户,比2015年增长27.3%。其中,企业18.97万户,增长42.3%;个体工商户51.41万户,增长22.8%;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万户,增长18.0%。
2016全年,烟台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42元,比2015年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44元,比2015年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21元,比2015年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速5.7%。烟台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79元,比2015年增长10.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737元,增长9.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651元,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2%。年末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69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0.9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21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0.22平方米。
第一产业
2016全年,烟台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87.92亿元,比2015年增长4.6%。其中,农业增加值243.22亿元,增长1.8%;林业增加值10.87亿元,增长8.4%;牧业增加值81.33亿元,增长5.1%;渔业增加值132.09亿元,增长7.8%;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0.41亿元,增长21.9%。
2016年,烟台市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71万公顷,比2015年减少1.28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15.48万公顷,减少0.60万公顷;玉米面积19.77万公顷,减少0.67万公顷。油料面积10.26万公顷,增加0.01万公顷。蔬菜面积3.73万公顷,减少0.06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53.48万吨,比2015年减少4.98万吨,减产1.9%。其中,夏粮产量95.68万吨,减产1.5%;秋粮产量157.80万吨,减产2.2%。油料产量41.63万吨,减产1.8%。蔬菜产量203.62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水果产量565.78万吨,增产1.3%,其中苹果产量481.3万吨,增产3.8%。
2016年,烟台市全年肉类总产量55.39万吨,比2015年增长9.1%。其中,猪肉产量31.60万吨,增长4.1%;禽肉产量22.42万吨,增长19.1%。禽蛋产量25.87万吨,增长6.8%。奶类产量18.57万吨,下降4.4%。年末生猪存栏251.26万头,增长0.4%;生猪出栏422.27万头,增长0.5%。
2016年,烟台市全年水产品产量200.19万吨,比2015年增长1.2%。其中,海水产品197.71万吨,增长2.1%;淡水产品2.48万吨,减少40.4%。在海水产品中,海洋捕捞70.01万吨,下降0.7%;海水养殖127.71万吨,增长3.8%。海参产量2.7万吨,与2015年持平;对虾产量1.6万吨,增长51.2%。新认证无公害水产品4个。
2016年,烟台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39.36万千瓦,比2015年减少26.6%。其中大中型拖拉机达到3.1万台,同比增长5.3%。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24.71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25.65万公顷。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39.34万吨,增长1.5%。
第二产业
2016年,烟台市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13.93亿元,比2015年增长8.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21.3%,集体企业增长12.8%,股份制企业增长9.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8%;私营企业增长9.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2.4%,制造业增长9.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1%。
2016年,烟台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2015年增长11.5%,汽车制造业增长8.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9.5%,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7.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7.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8.4%。
2016年,烟台市全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549.27亿元,比2015年增长9.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21.2%。其中,节能环保产业产值256.02亿元,比2015年下降2.2%;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1491.65亿元,增长12.1%;生物产业产值225.21亿元,增长10.5%;高端装备制造业产值229.53亿元,下降12.4%;新能源产业产值76.03亿元,增长30.7%;新材料产业产值1259.15亿元,增长12.7%;新能源汽车产值11.69亿元,增长37.8%。
2016年,烟台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69.61亿元,比2015年增长7.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183.47亿元,增长16.2%;集体工业实现利润33.83亿元,增长15.7%;股份制工业实现利润729.19亿元,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商工业实现利润373.60亿元,增长4.3%。分门类看,采矿业实现利润67.30亿元,增长21.6%;制造业实现利润1077.23亿元,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25.07亿元,下降40.7%。
2016年,烟台市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别为17.9%、7.8%和7.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48.19亿元,比2015年增长6.8%。烟台市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705.99亿元,增长8.7%。竣工产值439.67亿元,增长8.2%。房屋施工面积3746.88万平方米,增长2.3%;房屋竣工面积1792.85万平方米,增长9.1%。
第三产业
2016年,烟台市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297.22亿元,比2015年增长13.5%。其中,国有经济投资706.38亿元,增长7.5%;集体经济投资133.74亿元,下降79.3%;股份制经济投资1109.07亿元,下降2.6%;个体私营投资1976.78亿元,增长36.6%;外商投资422.59亿元,增长178.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55.77亿元,比2015年下降0.7%;第二产业投资2347.78亿元,增长29.2%,其中工业投资2273.36亿元,增长28.3%;第三产业投资2893.68亿元,增长3.6%。基础设施投资741.78亿元,增长3.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4.0%。民间投资4109.43亿元,增长9.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7.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19.47亿元,增长19.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1.7%。
2016年,烟台市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1.02亿元,比2015年下降9.2%。其中,住宅投资421.32亿元,下降8.0%;办公楼投资17.65亿元,增长10.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9.21亿元,下降26.5%。
2016年,烟台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76.07亿元,比2015年增长1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9%。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60.46亿元,增长10.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15.61亿元,增长12.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722.39亿元,增长10.8%;餐饮收入额253.68亿元,增长13.8%。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3.6%,饮料类增长16.1%,烟酒类增长13.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1.4%,化妆品类增长13.2%,金银珠宝类增长7.1%,日用品类增长17.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8.3%,中西药品类增长12.0%,通讯器材类增长1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0.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4.7%,汽车类增长2.0%。
2016年,烟台市全年电子商务交易额2775.8亿元,比2015年增长30.6%;网上零售额509.3亿元,比2015年增长40.8%。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04.29亿元,比2015年下降5.4%。其中,进口1260.69亿元,下降4.8%;出口1643.60亿元,下降5.8%。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32个,其中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项目45个。合同外资215.43亿元,比2015年增长21.6%。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36.01亿元(折20.62亿美元),增长14.2%。全年新核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66家,对外直接投资额14.2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88.5%。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备案投资项目12个,协议投资额2.8亿美元,增长68.1%。全年新签对外工程承包合同额8.9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26.0%;完成营业额8.78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3.8%。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6449人次,比2015年增长48.5%;期末在外各类出国劳务人员1.04万人,比2015年末增长21.3%。
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
2016年,烟台市全年财政性科技投入23.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3.4%。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4家,其中国家级2家。年末累计达到125家,其中国家级24家;新增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5家,年末累计达到28家,其中国家级6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年末累计省级以上达到99家,其中国家级5家;年末累计省级以上企业重点实验室18家,其中国家级1家。新增备案山东省院士工作站10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
2016全年,烟台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777件和1268件,分别比2015年增长42.6%和11.1%。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出的国际专利申请量(PCT专利)40件。截止年底,烟台市拥有有效发明专利4762件,比2015年增长22.5%,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6.8件,比2015年提高1.24件。年内烟台市共引进各类人才3.3万人,其中博士170人、硕士3015人、本科1.64万人、外国专家695人次。新增千人计划专家49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家9人、泰山学者和泰山学者产业领军人才22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齐鲁首席技师9人、齐鲁和谐使者10人、市双百计划人才46人。年末烟台市拥有两院院士3人、千人计划专家92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专家15人、泰山学者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20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2人、齐鲁首席技师86人、齐鲁和谐使者14人、市双百计划人才166人。
教育事业
2016全年,烟台市研究生招生1012人,比2015年增长8.0%;在学研究生2468人,增长7.6%;毕业生825人,增长11.5%。普通高校11所,本专科招生6.06万人,比2015年增长3.1%;在校生19.55万人,增长7.0%;毕业生4.87万人,增长2.0%。中等职业学校33所,招生2.02万人,增长3.1%;在校生5.92万人,下降7.1%;毕业生2.32万人,下降5.3%。普通高中48所,招生3.03万人,增长1.7%;在校生9.29万人,下降4.8%。普通初中213所,招生5.62万人,增长22.2%;在校生20.28万人,增长1.0%。小学291所,招生5.20万人,增长1.6%;在校学生26.27万人,下降1.7%。特殊教育学校9所,招生73人,在校学生1012人。幼儿园940所,招生4.29万人,在园幼儿15.21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初中应届毕业生升学率均为100%。
文化事业
2016年末,烟台市文化系统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0个,艺术表演场所8个,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和纪念馆26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5个。年末拥有县级以上广播电视电台10座,广播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2座,烟台市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
2016年末,烟台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336个,其中医院156个,乡镇卫生院12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2个,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655个,村卫生室298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64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1.76万人,注册护士1.71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2万张,其中医院2.99万张,乡镇卫生院0.75万张。烟台市婴儿死亡率2.80‰,孕产妇死亡率3.76/10万。
体育事业
2016年内,烟台成功举办全国气排球联赛、全国帆板锦标赛、全国蹼泳锦标赛、全国乒乓球巡回赛、乒乓球百团大战全国大奖赛、中国乒乓球精英赛、全国沙滩藤球锦标赛、全国青少年女子足球精英赛、全国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U15女子篮球赛等22个国家级赛事和山东省帆船帆板锦标赛、省射击(飞碟)锦标赛、省跳水锦标赛等34个省级赛事。成功举办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参与人数达100多万人次。烟台籍9名体育健儿出征第31届奥运会,参加7个项目比赛,获得1银1铜。组队参加省锦标赛、冠军赛等省级各项比赛,共获得175枚金牌、143枚银牌、140枚铜牌。全年体育彩票销售10.9亿元,筹集体彩公益金7000万元。
交通运输
2016年末,烟台市公路总里程19000.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17.7公里。年末烟台市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234个,拥有万吨级及以上泊位95个,其中20万吨级以上4个、10万吨级以上21个、5万吨级以上46个。全年货物运输量22372.66万吨,比2015年增长12.3%;旅客运输量6609.07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5.1%。全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35406.96万吨,比2015年增长7.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9798.02万吨,增长7.5%。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60.14万标箱,增长6.1%。全年民航旅客吞吐量513.52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20.9%。民航货邮吞吐量5.05万吨,增长24.0%。
2016年末,烟台市民用汽车保有量137.5万辆,比2015年末增长11.4%,其中本年新注册14.94万辆,增长12.1%;私人汽车保有量124.75万辆,增长12.2%。民用轿车保有量83.39万辆,增长11.7%,其中私人轿车79.22万辆,增长12.6%。年末公交营运车辆3637辆,营运线路321条,线路总长7892.2公里,运客量35749.3万人次,其中市区公交营运车辆1934辆,运客量28421万人次。年末营运出租汽车5417辆,运客量11779.6万人次,其中市区营运出租汽车2154辆,运客量5914.3万人次。
邮电通信
2016年,烟台市全年邮政业务总量23.1亿元,增长78.8%;电信业务总量147.9亿元,增长48.8%。年末固定电话用户66.76万户,下降10.6%;移动电话用户817.92万户,下降2.5%,其中3G和4G移动电话用户401.46万户,增长8.8%。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181.16万户,比2015年增长12.5%,其中宽带用户达181.11万户,增长12.4%。
旅游事业
2016年,烟台市全年接待游客6509.64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8.5%。其中,国内游客6448.32万人次,增长8.5%;入境游客61.32万人次,增长6.6%。全年实现旅游消费总额839.0亿元,比2015年增长13.7%。其中,国内游客消费756.34亿元,增长13.7%;入境游客消费5.53亿美元,增长6.6%;居民出游前后消费45.55亿元,增长13.1%。年末烟台市共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9处。旅游星级宾馆饭店97家,其中五星级5家、四星级21家。各类旅行社235家,其中出境游组团社19家。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5A级旅游景区3处、4A级18处、3A级42处、2A级19处。
社会保障
2016年末,烟台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79.04万人(不含离退休),参加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8.21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1.02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3.82万人,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7.20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08.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20.17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12.03万人。老年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年1200元。失业金领取标准由每人每月950元提高到1000元。城市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59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为385.5元;农村低保平均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349元,人均月补助水平为197.7元。年末烟台市共有1.6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8.56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34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729.8万元、农村低保资金21131.8万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7329.9万元。按照省定扶贫标准,2016年末农村贫困人口10411人,比2015年减少34790人;贫困村208个,比2015年减少69个。
2016年末,烟台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260处。其中,养老机构255个(含敬老院)、荣军医院3个、SOS儿童村1个、儿童福利院1个。烟台市机构养老床位5.56万张,年末收留抚养老年人1.8万人。年末烟台市共建有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等养老服务设施1071处。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2.6亿元,比2015年增加0.4亿元。全年筹集福彩公益金3.77亿元。烟台市共接收爱心捐款9653.98万元。市慈善总会募集善款1513.01万元,实施救助项目23个,发放救助金1302.78万元,物资折款6236.24万元,救助困难群众2.36万人次。烟台市设立慈善义工管理中心29个、义工工作站132个,注册义工4.8万人,星级慈善义工超过2万人,全年提供志愿服务108万小时。
2016全年,烟台市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开工15811套,基本建成16612套,其中货币化安置12146套。烟台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310套,新增租赁补贴2345户。全年实施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项目142个,完工105个,惠及群众12.65万户。全年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28万户。启动改造农村危房900户,开工率100%。
其他事业
资源开发与保护
2016年,烟台市已发现矿种69种,可开发利用的有36种,黄金、菱镁、滑石、钼储量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一、二、三、四位。全年新增查明资源储量的大中型矿产地9处,新增探明储量矿种6种。烟台市年平均气温为13.4℃,比2015年提高0.2℃。全年平均降水量526.9毫米,全年水资源总量8.54亿立方米。年末烟台市29座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3亿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储水量少2.05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8.42亿立方米,比2015年减少3.1%。万元GDP用水量12.16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9.8%。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8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0.70万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12万公顷。年末烟台市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4个、市级3个、县级1个。共有森林公园25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4处、市级14处。全年全社会电力消费量463.12亿千瓦时,比2015年增长7.4%。第一产业用电13.57亿千瓦时,增长2.8%;第二产业用电371.46亿千瓦时,增长7.8%,其中工业用电368.23亿千瓦时,增长8%;第三产业用电37.29亿千瓦时,增长6.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0.81亿千瓦时,增长6.2%。
环境监测与治理
2016全年,烟台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为314天,较2015年增加10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8%,较2015年提高2.5个百分点。市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2015年相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与2015年同比相同;一氧化碳年均值为0.8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与2015年同比相同;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浓度为14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比2015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4.1%;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为76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6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1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39微克/立方米,超出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3.3%。
2016年,烟台市市区降水pH年均值为6.29,未出现酸雨(pH<5.6的雨水为酸雨)污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标。26条重点河流42个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在85%以上。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各类噪声功能区均达到相应指标要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年均值为67.7分贝。市区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昼间为53.9分贝,夜间为44.1分贝。烟台市管辖海域海水水质以一类、二类海水为主,符合一类和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烟台市管辖海域面积的94.0%。海水浴场在整个监测期内水质状况为优良。年末烟台市共有省级以上海洋与渔业保护区31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12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各类保护区总面积2571.57平方公里,占烟台市管辖海域面积的21.0%。
安全生产
2016年,烟台市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共死亡91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3人,按可比口径比2015年下降14.9%;千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97人,按可比口径下降7.9%。
民俗文化
烟台是全国著名的“京剧之乡”、“鲁菜之乡”、“田径之乡”、“书法之乡”。海阳大秧歌、莱州蓝关戏、胶东大鼓和“八仙过海传说”等13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烟台市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0个,公共图书馆1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个,博物馆9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2010年,烟台市共出版各类报纸11305.5万份,期刊978.6万册,烟台大剧院演出100余场次。县级以上广播电台10座,对国内广播节目12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县级以上电视台13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有线电视用户182.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42.2万户。2014年10月19日烟台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胶东在线网站总编辑邓兆安获长江韬奋奖(该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
方言
烟台方言属胶辽官话,辽东半岛地区的方言很受烟台话的影响,尤其是大连、丹东等地区的方言,与烟台话非常相似。
名字来历
烟台,就是古时的烽火台。明洪武初年,为了防备倭寇犯境,胶东半岛北部设置“奇山防御千户所”,依山势建筑城堡。城堡上也设有烽火台。有了这狼烟墩台,倭寇再也不敢前来掳掠了。
另有一说烟台源于烟台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侵扰,当地军民于临海北山上设狼烟墩台,也称“烽火台”。发现敌情后,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为报警信号,故简称“烟台”。烟台山由此得名,烟台市也因此而得名。
烟台开埠1858年,中英不平等《天津条约》,把登州辟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办开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认为登州“滩薄水浅”,看中烟台芝罘湾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烟台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烟台正式开埠,1862年在烟台设立“东海关”,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对外开放口岸。英国、美国、日本、德国等17个国家先后在烟台设立领事馆,洋学堂、洋行、洋医院相继在烟台建立,洋货洋品也相继由烟台上岸。中国的花生、大豆、丝绸、矿产等土特产也由烟台出口海外。上世纪初年,烟台先后敷设至上海、大沽、大连的水下电缆,成为中国最早设水缆电报的商埠。
地方文化
烟台之名源于芝罘
烟台古称之罘,后称芝罘。早在更新世晚期(距今约一二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夏商以来,中国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这里的统治。
崇拜太阳的先民
烟台是人类最早繁衍生息的地区之一。在烟台市芝罘区西南部,距今海岸约1.5公里处,7000年前是一个小型港湾,在这里以海上捕捞和农业生产相结合为主要谋生手段的白石人,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
秦始皇三次东巡的地方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三次东巡,均在烟台留下足迹。秦始皇第一次东巡在公元前219年。40岁的秦始皇沿渤海湾东行,巡视东部海疆,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奉祀“八主”之一的遗址“阳主庙”,就建在芝罘岛阳坡上。烟台市开发区就有为纪念秦始皇的秦始皇东巡宫。
海上丝绸之路
烟台市的航海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烟台市区的芝罘湾水深滩平,背有屏障,是一个天然良港。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已是中国北洋航线上的重要停泊点。1000多年前的唐朝时期,登州(治所蓬莱)是全国著名海口,同广州、交州、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是北方通向海外的主要口岸。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
烟台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1892年,旅居南洋的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张裕酿酒公司,聘奥地利驻烟台领事做酒师,取得成功。1912年烟台设瑞丰面粉厂;1913年设电厂;1913年至1915年,建起5座罐头厂;1915年李东山兴建钟厂,同年,张裕葡萄酒获国际金质奖;1920年设醴泉啤酒公司。张裕酿酒公司和钟厂在中国属最早创业的厂家,罐头厂、啤酒厂是山东最早创业的工厂。烟台创造和打破了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纪录,创造了一批世界之最。
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
烟台是中国近代邮政的发祥地。1868年,烟台海关即设邮务办事处,兼办邮递外使文件,这是中国近代邮政的萌芽;1879年,清政府议决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营口)、上海五处试办邮政,这就是中国近代邮政之先声了。
节日活动
2013年10月,携手济南、青岛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2014年5月30日,第24届中国厨师节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2014年6月12~14日,第八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在国际博览中心举办。
风景名胜
概述
烟台旅游资源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每年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有三星级以上酒店89家,其中五星级12家,四星级23家,三星级54家。1998年烟台成为首批54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景区
蓬莱阁旅游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于蓬莱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八仙过海风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八仙过海景区又名八仙渡、八仙过海口,与三仙山风景区一起成为国家AAAAA级景区。
三仙山风景区
国家AAAAA级景区。三仙山风景区位于蓬莱黄海之滨,西与八仙过海景区、三仙山温泉相毗邻,北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是一处集旅游观光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
南山旅游风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龙口市境内景色秀丽的卢山之中。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称姑余山,为道教全真派发祥地、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
养马岛旅游度假区
国家4A级景区,地处烟台东30公里处,总面积13.82平方公里。
张裕酒文化博物馆
国家4A级景区,张裕葡萄酿酒公司是由南洋富商张弼士先生于1892年在烟台投资创办,清朝重臣李鸿章签发执照。
金沙滩海滨公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烟台开发区海滨,海岸线蜿蜒10公里,沙细滩平,水质清洁,素有“北方第一海滩”之称。
蓬莱极地海洋世界
国家4A级景区,蓬莱海洋极地世界,是亚洲最大的海洋世界,总投资4.6亿元,展示面积5.28万平方米,亚洲最大的热带雨林、国内最大的海龟馆、鲨鱼馆,以及极地动物馆、海底世界、水下剧场、海豹馆、科普馆、海豚海狮表演馆等多个场馆。
牟氏庄园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封建地主庄园。
长山列岛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3A级景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岛地质公园。
烟台山公园
国家3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北端,三面环海,亦名为"海洋岛"。
胶东革命烈士陵园
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共占地760亩,纪念建筑物303处,陵园内收录20850名烈士英名,安息着包括胶东抗战时期党政军领导人理琪、林江、于克恭、王文及战斗英雄任常伦,爆炸英雄王克山等著名抗日英雄。
天崮山旅游风景区
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主要由“福、禄、寿、喜、财”五座山峰组成,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香炉顶、插旗顶、南崮、鸳鸯峰和观音峰”。景区内还多有历史典故和人文遗迹,
福建会馆
又称天后行宫,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福建船商捐资1884年始建,1906年竣工。会馆结构典雅,雕饰精美,具有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
芝罘岛
横亘于市区北部海面上,又称芝罘山,主峰高298米,总面积10平方公里。三面环海,南面连陆,是我国最大、世界最典型的陆连岛。
塔山风景区
国家4A级景区,坐落于芝罘区南面的塔山山坳,有竞技馆、过山车、滑雪场等现代化游乐设施和太平庵、观音峰、龙王殿、三合塔等景点。
地标建筑
烟台世贸天际一号是烟台市的最高建筑,它由四幢超高层建筑构成,R1为54层住宅,R2为56层住宅,R3为59层住宅,T1塔楼为60层综合楼。四幢超高层建筑以裙楼相联,四层裙楼设计为商业区。T1塔楼低层部分为办公楼,中层部分为超五星级酒店,高层部分为精装修酒店式公寓,综合塔楼总高度为323米,为山东第一高楼。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极具现代风格。
名优特产
烟台焖子
以凉粉为主要原料,将凉粉切成小块,用锅煎到凉粉外边成焦状,并佐以虾油、酱油、芝麻酱、蒜汁等调料上桌即可。
福山拉面
福山拉面(又称福山大面),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四大面之一。福山拉面分实心面、空心面、龙须面三种。
蓬莱小面
系蓬莱传统名吃,历史悠久。面条为人工拉制(抻面,当地俗称“摔面”),条细而韧,卤为真绸(俗称加吉鱼)熬汤兑制,加适量绿豆淀粉,配以酱油、木耳、香油、八角、花椒等佐料,每碗一两,具有独特的海鲜风味。
鲜鱼水饺
具有鲜嫩个大、馅多皮薄的特点。鲅鱼、牙鲆鱼都是入馅的佳品。
开花馒头
又名“白银如意”,指蒸熟的馒头个个似白牡丹,故名“开花馒头”,它是烟台传统面食品种。
盘丝饼
盘丝饼是在抻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精细面食品,是山东的传统面食品种。清末薛宝辰的《素食说略》中,对用福山拉面制作的盘丝饼有详细说明。
糖酥杠子头火烧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朝末年,山东潍县城西留饭桥一带乡村流行制作一种火烧,这种火烧和面时加水甚少,用手揉不成团,只好在面板上用木杠压制,当地人遂送其雅号“杠子头火烧”。
烟台大樱桃
大樱桃是甜樱桃和酸樱桃的通称,原产亚洲西部和欧洲东南部。“烟台大樱桃”和“烟台苹果”同时成为烟台市的“城市名片”,誉满国内外。
麻渠大糖
麻渠大糖是莱州传统的糖果,因为产在莱州市平里店镇麻渠村而得名。
城市荣誉
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国际葡萄·葡萄酒城、2017年中国最安全城市、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2017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最美丽城市、2012中国最佳休闲城市、2012年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好客休闲之都、“避暑旅游城市”、2014最佳旅游度假目的地、2014最佳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首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