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锐思一带一路信息平台已升级,欢迎使用!

深圳

2017-12-29 08:56:26

深圳概况


  深圳,简称“深”,别称鹏城,古称南越、新安、宝安。是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广东省省辖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处广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岸,与香港一水之隔,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接壤。

  深圳是国务院定位的全国性经济中心和国际化城市,与北京、上海、广州并称“北上广深”。全市下辖罗湖区、龙岗区、龙华区、福田区、宝安区、南山区、盐田区、坪山区8个行政区。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建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已发展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同时享有“设计之都”、“钢琴之城”、“创客之城”等美誉。深圳市域边界设有中国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边境口岸城市,皇岗口岸实施24小时通关。

  深圳是热门的旅游城市,每年接待的海内外游客人数居国内前列,深圳市内著名的景点有:世界之窗、欢乐谷、鹤湖新居、大鹏所城、中英街、大梅沙、杨梅坑、西冲、深圳湾公园、深圳鹿嘴山庄度假村等 。

  深圳作为全国房屋租赁业统计调查唯一试点城市,探索将房屋租赁业增加值等新兴经济业态纳入GDP核算的有效途径。2016年,深圳纳入GDP核算的新业态经济增加值为1565.53亿元,占GDP的8.0%。其中,房屋租赁业增加值1037.39亿元。深圳也是国家“研发支出计入GDP”唯一试点城市,就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式计入GDP核算进行试算。

历史沿革


  在深圳原居民的传统理解上,“ 深圳”只是指现今罗湖东门市场一带,即“深圳墟”,1688年,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了对深圳墟的记载。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虽然只有30年,但却曾经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原住居民南越族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

  深圳有1700多年的郡县史、600多年的南头城、大鹏城史和300多年的大规模客家人移民史(客家人进入深圳始于宋元时期,大量迁入深圳则是在明末清初),深圳于清朝初年建墟,深圳墟当地的方言客家话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客家地区带有圳字的地名是极其常见的,如梅州、河源的高圳、三圳、石圳、横圳口以及龙岗区的圳埔岭村等,而其他地区却较为罕见)。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深圳的城市史已有1673年。

  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属南越。深圳是南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自秦朝,即为广东地。秦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4年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谪徙秦国人50万人开发。时属南海郡的深圳,便融入了秦代的中原文化,后为南越国地。大汉帝国、东汉属于交州(管辖广东、广西、越南大部)南海郡。西汉设郡前属越地、南粤地(南越地)。

  深圳市最早的前身为宝安县,宝安作为县建制始于公元331年(东晋咸和六年)。朝廷置辖地六县的东官郡,辖地大概为今天的深圳市、东莞市和香港等范围。郡治在宝安县(南头)。

  深圳在宋朝时期是南方海路贸易的重要枢纽,属于广州香山县。盛产食盐、香料。至元朝,又以出产珍珠著名。

  深圳市的前身又曾名为新安县。公元1573年,中国明朝政府扩建东莞守御千户基地,建立新安县,并建县治于南头,辖地包括今天的深圳市及香港区域。经济以产盐、茶叶、香料和稻米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内设立了东莞守御千户所及大鹏守御千户所。有600多年历史的南头古城,曾是晚清前深港澳地区的政治中心。

  清代隶属广肇罗道广州府。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间,中国清政府与英国相继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和《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港岛、九龙和新界割让、租借给英国。至此,原属新安县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脱离其管辖,深圳与香港从此划境分治。

  抗日战争时期,南头沦陷,宝安县政府临时迁往东莞县。1953年,因深圳联接广九铁路,人口聚居较多,工商业兴旺,宝安县治东迁至距南头10公里外的深圳墟。

  1979年3月,中央和广东省决定把宝安县改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

  1979年11月,深圳市设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管理区。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现在,该天也被世人亲切的成为"深圳生日"。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1981年3月,深圳市升格为副省级市。

  1984年2月24日至26日,邓小平第一次视察深圳,为深圳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90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二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视察深圳,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谈话: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特区姓“社”不姓“资”。

  1992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规的权力。

  2004年,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2017年,深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79年3月,国务院撤销宝安县设深圳市。

  1982年恢复宝安县建制,受辖于深圳市。

  1992年,宝安县再度被撤销,分治为深圳市的一个市辖区。至此,深圳市辖宝安、龙岗、南山、福田、罗湖五区,其中罗湖(包含盐田大部分)、福田、南山为经济特区,龙岗、宝安为非特区,并以“二线关”将“特区”与“非特区“分割管辖。

  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盐田区,仍为特区范围。

  2007年5月31日,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范围延伸到龙岗、宝安。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和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以坪山、坑梓2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坪山区的行政区域。

辖区概况

  截至2016年10月,深圳下辖8个行政区和2个新区,下辖57个街道办事处、790个居民委员会。

  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盐田区、宝安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光明新区、大鹏新区

地理环境


位置

  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海滨,毗邻香港,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联;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辽阔海域连接南海及太平洋。

  深圳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陆地最东端位于东南部南澳街道东冲海柴角,最西端位于西北部沙井街道民主村,最南端位于西南面珠江口中的内伶仃岛,最北端位于西北部松岗街道罗田社区。

气候

  深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由于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季风低压、热带气旋光顾,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气温0.2℃(1957年2月11日)。雨量充足,每年4~9月为雨季,年降雨量1933.3毫米,年降雨量最多纪录2662毫米(1957年),年降雨量最少纪录913毫米(1963年)。日照时间长,平均年日照时数2120.5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225年兆焦耳/平方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偏东风,平均每年受热带气旋(台风)影响4~5次。

  春季影响深圳的冷空气势力开始减弱,天气多变,常出现"乍暖乍冷"的天气。初春仍有较强的冷空气影响,少数年份在2月下旬仍可出现寒潮天气,且雨水较少,多数年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夏季在副热带高压的稳定控制下,常出现炎热天气,是极端最高气温出现的时期。同时夏季也是深圳降水最为丰沛的季节,深圳的降水各地区差异很大,容易出现局地性的洪涝灾害和短时雷雨大风天气。秋季是深圳市的少雨干旱时期,多秋高气爽的晴好天气。由于雨水少,蒸发大,因而秋旱容易发生且发展迅速,深圳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秋旱发生。冬季是深圳市最冷的季节,经常处于干冷气流的控制之下,气温达全年最低,降水稀少。

水文

  深圳市依山临海,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积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和坪山河等5条。

  深圳市现有水库24座,其中中型水库9座,总库容5.25亿立方米。位于市区东部的深圳水库,总库容4000多万立方米,是深圳与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地下水资源总量6.5亿立方米/年,年可开采资源量1亿立方米。天然淡水资源总量19.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500立方米,约为全国和广东省的1/3和1/4。

资源

  深圳市耕地总资源2446.7公顷,水果种植面积9946.7公顷,林业用地7.97万公顷。盛产龙岗“三黄鸡”、南头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龟桔和龙华方柿等农副产品。沙井蚝是深圳的另一大特产。栖息、繁衍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有虎纹蛙、蟒蛇、猕猴、大灵猫、金钱豹和穿山甲等;经济价值较大的两栖类动物5种、爬行类动物23种、鸟类30种、兽类33种。

人口民族


  深圳历来是移民之地,深圳人历来是迁徙之民,从传承深圳本土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到当今深圳人来自五湖四海再到深圳包容的城市口号“来了就是深圳人”无不体现了深圳由古至今移民文化的色彩。

  改革开放前,深圳原住民以客家人为主,据宝安县志等文献记载,客家人占深圳原住民的六成以上。2014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1077.8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0万人,增长1.4%。其中户籍人口332.21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30.8%;非户籍人口745.68万人,占比重69.2%。

交通


公路

  2011年底,深圳市长途客运班线覆盖省内各市县,辐射香港、澳门及内地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珠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和高速公路联网的实现,深圳作为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2年2月27日,深圳市汽车保有量达到200万辆,次于北京,在全国排名第二,机动车保有量排名第八。深圳道路车辆密度已经突破300辆/公里,超过了国际上270辆/公里的警戒值。国家发展改革委与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其中深中通道被编为G2518国家高速公路。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大桥。计划采用东隧西桥的线位方案,路线起于广深沿江高速机场互通立交,与深圳侧连接线对接,向西跨越珠江口。

铁路

  深圳是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贯穿中国大陆的两条主要铁路干线—京广铁路和京九铁路在深圳交汇。

  铁路有广九铁路、京九铁路、厦深铁路。

  火车站有深圳站、深圳北站、深圳西站、深圳东站(原布吉火车站)、深圳坪山站、光明城站等。

  贵广高铁与南广高铁于2014年12月26日开通。

航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宝安区,1991年正式通航,飞行等级为4F级。宝安机场是全国区域性枢纽机场,是仅次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中国第四大航空港,为世界百强机场之一。2016年,全年机场旅客吞吐量4197.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年末开通运营国内航线188条;国际航线30条;港澳台航线4条。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是中国境内第一个实现海、陆、空联运的现代化国际空港,通航城市92个,通航航线167条,基地航空公司9家,城市候机楼26座。机场二跑道已于2011年07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深圳空港进入双跑道运营时代。

  深圳机场综合实力排名连续十年位居中国内地城市第四位。深圳机场T3候机楼已在2013年11月28号投入使用,进一步增强了深圳机场的运输能力,提升深圳机场的竞争力。

航运

  深圳港拥有港口主要有:蛇口码头、福永码头、盐田码头赤湾码头、妈湾码头、内河码、东角头码头下桐沙渔涌码头、大铲湾码头。

  截至2011年底,深圳港共拥有各类泊位17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69个,集装箱专用泊位45个,港口综合吞吐能力约2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1925万标准箱。有47家国际班轮公司在深圳港开辟集装箱国际班轮航线238条,是中国国际班轮航线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九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2016年,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1409.87万吨,比上年下降1.4%;集装箱吞吐量2397.93万标箱,下降0.9%,其中,出口集装箱吞吐量1239.11万标箱,增长0.3%。全市年末拥有港口泊位数15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72个。

口岸

  深圳海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深圳海关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领导,业务管辖区域包括深圳市及惠州市。深圳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口岸之一,深圳海关也是全国任务最繁重的海关之一。深圳海关为企业提供“24小时预约通关”等个性化服务。

  深圳市边境是靠近香港新界北区的,包括罗湖区、盐田区、福田区及沿海的南山区,是中国拥有最多陆路口岸的城市,在深圳各处连接香港,市民及来访游客可以凭旅游证件方便来往深港两市之间。

  从深圳市入境香港只需要十分钟时间办理出入境手续便可以进入香港边境管制站(禁区)转乘交通进入市区。深圳已建成通往境外的各类口岸18个,其中包括中国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出入境陆路口岸——罗湖口岸,24小时通关的皇岗口岸等。罗湖口岸、福田口岸均有深圳地铁罗宝线与香港地铁东铁线接驳。

  深圳市边境口岸有:罗湖口岸、深圳湾口岸、福田口岸、皇岗口岸、文锦渡口岸、沙头角口岸、蛇口码头口岸(可供旅游人士入境香港转机出国的口岸)。2011年,经一线口岸出入境人员2.38亿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1954.52万辆(艘)次。

地铁

  主词条:深圳地铁

  2004年12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建成通车,是中国大陆地区继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后第5个拥有地铁系统的城市。

  2011年6月,地铁二期五条线路全面开通,深圳形成总长178公里、覆盖深圳市主要发展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轨道二期开通后地铁日均客流量达284.04万人次,最高日客运量达394.34万人次。

  截至2016年10月28日7、9号线开通,深圳地铁共有8条线路、168座车站,运营线路总长285公里,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居中国第4。

  2016年4月28日当天,深圳轨道交通全网单日客流在4月28日首次突破500万大关,达到了50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公交

  2010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合作框架协议》,全面启动公交都市建设。截至2010年底,深圳市共有公交线路756条,公交车辆1.25万台,全年公共交通客流量达24.43亿人次。深圳现有公交线路近854条,与内地其他城市有所不同,深圳公交有干线、支线、快线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巴士线路车身颜色不同。

  干线公交(蓝绿色):主要走主干道,其线路路程一般在15KM以上,其线路命名是000、M000、000A、000B、000区间等(以下“0”代表数字),比如1、21、101、M341、234区间就属于干线公交;

  支线公交(黄色):主要走支路,其线路路程一般在10KM以内,其线路命名是B000,比如B600、B799路等就属于支线公交;

  快线公交(绿色):主要走高速公路、城市快速道路,其线路路程一般在30KM以上,而且停靠站点也少,其线路命名是E00、K000,比如E10、E1、K538、K302等等都是属于快线公交。

  夜间公交(Night):在23时至次日5时运行,其命名是N00,比如N1、N20等。

  高峰专线、高快巴士:其命名是高峰专线1、高快巴士1,其主要是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开行,是为了满足市民的上下班需要。

  旅游公交(Journey):其命名是J00,比如J1等。

  假日专线(Holiday):其命名是H00,比如H1等。

  城际公交:长68、长69、长328、长58、长21、长19、长18、长16、康11、深惠1、深莞1、深莞2、专营巴士B2、深惠3、深惠3B、专营巴士B3、专线小巴618号、福7、康7。

经济


综述

  深圳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经济总量长期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四位,是中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深圳在中国的制度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承担着试验和示范的重要使命。

  2015年,深圳本地生产总值17502.99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6亿元,下降1.7%;第二产业增加值7205.5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0291.80亿元,增长1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0.1%;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1.2%和58.8%。人均生产总值157985元,增长5.2%,按2015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5365美元。

第一产业

  2015年,深圳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2358亩,比上年减少1.9%,其中,蔬菜播种面积65249亩,下降4.0%。水果播种面积35474亩,下降3.7%。全年蔬菜产量6.30万吨,下降6.3%;水果产量0.40万吨,增长90.0%。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98万吨,比上年增长46.3%。其中,海产品3.88万吨,增长47.5%;淡水产品0.10万吨,增长6.6%。

第二产业

  2015年,深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785.01亿元,比上年增长7.7%。其中,国有企业增加值9.06亿元,下降9.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3743.60亿元,增长12.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2996.45亿元,增长2.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1197.86亿元,下降3.2%;重工业增加值5587.15亿元,增长10.2%。

  2015年,深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前五行业依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421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355.77亿元,增长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57.62亿元,增长27.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49.00亿元,下降2.3%;专用设备制造业213.75亿元,增长6.9%。2015年,深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4529.3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其中,出口交货值11239.20亿元,下降4.9%,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重45.8%,比上年下降3.3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率97.9%,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2015年,深圳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3%;实现利税总额增长12.3%;实现利润总额增长9.6%。2015年,深圳全年建筑业增加值479.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

第三产业

  2015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生物产业增加值254.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互联网产业增加值756.06亿元,增长19.3%;新能源产业增加值405.87亿元,增长10.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3173.07亿元,增长19.1%;新材料产业增加值329.24亿元,增长11.3%;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757.14亿元,增长13.1%;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327.42亿元,增长12.0%。2015年,深圳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26.51亿元,增长7.6%;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006.90亿元,增长2.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40.72亿元,增长4.0%;房地产业增加值1627.77亿元,增长16.8%。

  金融

  2010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显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计划到2010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6月8日深市成交额再度超过沪市,标志着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稳固。

  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全国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2014年,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1618家,比上年增加82家。上市股票1657只,增加80只。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28572.94亿元,增长46.3%。上市公司流通市值95128.44亿元,增长50.9%。全年证券市场总成交金额444708.19亿元,增长49.9%。

  深圳是中国第三大保险城市,也是第一个保险改革试点城市。保险公司总部增至7家,分支机构29家,保险从业人员达约3.5万人。2014年,保险机构原保险保费收入54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财产险215.73亿元,增长20.0 %;人身险332.93亿元,增长15.2%。各项赔付支出155.76亿元,增长24.4%。其中,财产险业务支出101.05亿元,增长17.1 %;人身险业务支出54.71亿元,增长40.7%。

  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34] 。2006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业三家港资银行开设分行。中信嘉华银行、工银亚洲在深开业。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开设了支行网点。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8家,其中,营业性机构31家,代表处7家。

  CEPA实施以来,以会计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咨询服务业为主的中介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新亮点。2009年,深圳有300多家律师事务所、近6000名职业律师和286家会计师事务所、5000余名注册会计师。

  贸易

  深圳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试验场”,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史上的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辉煌成就的精彩缩影。2015年,深圳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448.14亿元,增长1.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69.69亿元,增长7.7%。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3055.66亿元,下降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全年商品销售总额23490.77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批发销售总额19042.69亿元,增长0.3%。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中,日用品类增长18.8%;金银珠宝类增长9.6%;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9.6%;服装鞋帽针织类增长7.5%;汽车类下降20.0%。2015年,深圳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516.58亿元,比上年下降8.2%。其中出口总额16415.39亿元,下降6.0%,分别占全国和广东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1.6%和41.1%;进口总额11101.19亿元,下降11.1%。出口总额连续二十三年居内地城市首位。

社会


科研

  深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中国大陆各城市首位,是《自然》杂志评选出的“中国科研实力十强城市”之一。2011年,深圳市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为11826件,在全国大中城市列第二位。2011年,深圳市PCT申请量为7933件,连续八年居全国第一。2011年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1875.61亿元,同比增长16.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8.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2015年末,深圳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5.30万人,比上年增长5.6%,其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41.50万人,增长4.4%。年末国内专利申请量105481件,增长28.2%。国内专利授权量72120件,增长34.3%。

  科研机构或园区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圳虚拟大学园、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深港创新圈。

卫生

  2016年末,全市有卫生医疗机构3339个,比上年增加391个,其中医院134个,增加9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1512张,增长8.9%,其中医院病床38124张,增长7.8%。全市有卫生技术人员78818人,增长5.3%。全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完成诊疗量9596.46万人次,增长7.8%,其中处理急诊789.12万人次。入院人数138.38万人,增长11.5%。病床使用率85.2%。

  医疗机构

  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中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康宁医院(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深圳市健康教育与促进中心等。

体育

  深圳体育经营场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群众性体育设施面积近400万平方米。

  场馆

  深圳体育馆、深圳市体育场、深圳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等。

  赛事

  2011年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开幕,是中国继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广州亚运之后的又一大盛事。来自世界15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深圳是该运动会史上最年轻的举办城市。

社保

  2014年深圳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870.69万人、1157.13万人、1004.16万人、998.69万人和594.61万人。其中异地劳务工人数851.52万人。年末社会福利院数31个,社会福利院床位数6775张,比上年增长14.9%。

  社区服务设施7952个。年末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人数6729人,减少5.2%;全年共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688.45万元,增加0.3%。

教育


  深圳建立起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多层次教育体系,2004年8月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教育强市。2006年深圳市3~6岁儿童受教育率达98%、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高考升学率达92%以上,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深圳英语教育发达,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均相对内地有较强英语能力。2012年末深圳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1856所,比上年增加99所;毕业生34.64万人,招生数44.27万人,在校学生数151.84万人,分别增长11.2%、4.2%和5.8%。

  基础教育

  2016年末,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总数达2310所,比上年增加114所;毕业生44.24万人,招生数55.34万人,在校学生数195.86万人,分别增长6.1%、5.0%和4.3%。年末全市有幼儿园1579所,增加90所;在园幼儿46.33万人,增长5.7%。有小学337所,增加3所;在校学生91.10万人,增长5.3%。有普通中学352所,增加17所;在校学生39.65万人,增长2.9%。全年普通高等学校12所,招生2.85万人,增长3.1%;毕业生2.55万人,增长8.9%;在校学生9.19万人,增长1.5%。

  高等教育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10所,招生2.81万人,毕业生2.12万人,在校学生8.77万人。

文化


方言

  深圳市的主要语言是普通话。深圳本地方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客家话,其次是围头话(大部分原籍江西的围头话居民使用的一种独特方言)、白话、大鹏军话、基围话(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从南海、东莞等地来到深圳的新移民基围人方言)等。

  改革开放前,据宝安县志记载,深圳的本地方言客家话占56%,粤语占35%(当年宝安县政府把新移民深圳的基围人的母语基围话也统计进了粤语,还有一些地方土语也被统计进粤语),大鹏军语占9% (大鹏半岛上主要语言为大鹏客家话,宝安县政府把大鹏当地的客家话也统计进大鹏军语中,实际当年宝安县客家话人口占原居民总人口六成以上)。

  全国各地的方言都可以在深圳找到生存的土壤,只是空间相对较小,仅在老乡圈子里通行。深圳市的公共服务机构、专业人士和工商业界都能用英语提供服务,大多数青少年能讲英语。深圳市正在开展“百万市民讲外语”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外语活动,提高公共服务的外语普及率,提高市民外语的应用能力。

宗教

  深圳以道教和佛教为主、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深圳市均有分布。佛教与道教以弘法寺和凤凰大庙为主,另在深圳各行政区一般都设有基督堂、清真寺或天主堂,如福田区的下梅林清真寺、基督堂、香蜜湖天主堂,南山区基督堂及宝安区基督堂等。另外,深圳西部的赤湾有原住民供奉妈祖的天后宫,历史相当久远,在原住民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深圳市有33处宗教活动场所、教职人员139人、信徒总数超过23万人,约占广东全省总数的15%。

场馆

  博物馆

  深圳全市拥有博物馆、纪念馆46座。深圳的博物馆不仅展示了深圳市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同时还有本地的风土人情介绍,其中最具特色的有深圳市博物馆、皇岗博物馆、大鹏古城博物馆、深圳客家民俗博物馆、南水村史博物馆、沙头角鱼灯舞民俗博物馆、东江纵队纪念馆、天后博物馆、麒麟博物馆、玺宝楼青瓷博物馆和中英街历史博物馆。除1座政府办博物馆外,私立、集体、公私合作等不同模式的博物馆有16个。

  美术馆

  美术馆有何香凝美术馆——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

  图书馆

  2016年末,全市有各类公共图书馆623座,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604.25万册(件),比上年增长9.8%。

  大剧院

  深圳大剧院是特区建立之初政府投资兴建的“八大文化设施”之一,是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阵地和现代化都市新文化的标志。

  音乐厅

  深圳音乐厅是深圳市文化设施中的标志性建筑。

音乐

  陈萨、张昊辰等国际一流钢琴人才,在国际大赛上崭露头角。以深圳艺术学校为代表,深圳钢琴教育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钢琴艺术在深圳中小学生中普及率较高,深圳钢琴拥有量在全国城市中突出,每百户拥有量8.2台。

设计

  深圳2008年11月19日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被授予“设计之都”称号,成为全球第六个“设计之都”。深圳设计行业的发展为香港设计业所带动,逐渐成一些比较优势。深圳拥有为数众多、影响全国乃至世界的设计精英。

动画

  深圳是中国动漫产业基地之一,是中国最早为海外加工动画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第一个港资动漫公司翡翠动画落户,鼎盛时期曾汇聚了中国近70%的动画创作人才,为中国国内外加工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片。文化产业在深圳正在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第四大支柱产业”。

传媒

  深圳已经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告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文化娱乐业、体育业、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等一批骨干文化产业,其中印刷、媒体、文化旅游等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51] 拥有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2座,广播电视中心3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全年报纸出版印数28003万份;杂志1106万册;图书1380万册。

节庆

  主要文化活动有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深圳外来青工文化节、深圳社科文化普及周、深圳客家文化节。此外,“中国(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大赛”、“深圳沙滩音乐节”、“鹏城金秋”艺术节、“深圳国际旅游文化节”、“青春之星电视大赛”等数十个文化节庆活动在深圳也有广泛影响,深受市民喜爱。

  2003年起深圳美亚文化传媒承办了深圳100多个社区街道办依托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逐步发展为文化产业。

  深圳有10个文艺家协会,19个专业艺术团体。拥有3000多人的文艺工作者队伍。塑造了“大剧院艺术节”、“国际水墨画双年展”、“国际双年钢琴比赛”、“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深圳客家文化节”等文化节庆品牌。2006年,深圳市文化系统共获省级以上奖项349项,其中国际级奖26项,国家级奖152项。全年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演出218场,艺术表演场所艺术演出247场。

古村落

  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包括甘坑客家小镇、鹤湖新居、观澜版画村、大万世居、茂盛世居、沙鱼涌、高岭古村、黄麻布古村等景点。

会展

  深圳是中国内地著名会展城市。钟表展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钟表专业展,家具、珠宝首饰等传统产业产品展会日趋规模化、国际化。总投资25亿元、占地22万平方米、总计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深圳会议展览中心于200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在170余家展览企业中,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有25家。

旅游


  深圳八景

  2004年6月28日,历时半年多得的“深圳八景”评选活动揭晓,大鹏所城、莲山春早、侨城锦绣、深南溢彩、梧桐烟云、梅沙踏浪、一街两制和羊台叠翠在31处候选景观中脱颖而出,共同组成新的“深圳八景”。

  大鹏所城:位于深圳市东部龙岗区大鹏镇的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为抗击倭寇而设立,占地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目前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山春早:莲花古有圣名,以美而清纯著称。莲花山位于深圳市中心区北端,因山形似莲花而得名。山顶广场建有邓小平塑像,可以俯看中心区全貌。

  侨城锦绣:位于深圳市区西部的华侨城景区,包括“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和“欢乐谷”等主题公园。

  深南溢彩:横贯深圳市区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华的道路。东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头检查站,为双向8车道,两车道间为宽阔的绿化带,全长17.2公里。深南大道沿线集中了深圳建筑的精华,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和著名的企业,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的景观街道,其中京基100为深圳最高建筑。

  梧桐烟云:梧桐山主峰高944米,为珠三角第一峰,上有“梧岭天池”。现建有仙湖植物园、东湖公园、森林公园、体育公园等,是登山观光的最佳点之一。站在好汉坡一带,迎着晨晖眺望香港、大鹏湾、盐田港和沙头角,海阔天空,心旷神怡。山脚下的弘法寺为深圳最大佛教寺院。

  梅沙踏浪:大小梅沙海滩位于深圳市大鹏湾畔,大梅沙湾口宽约2000米,小梅沙湾口宽约800米,海沙黄白细腻,平坦柔软,犹如一弯新月镶嵌在苍山碧海之间,人称“东方夏威夷”。

  一街两制:中英街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沙头角镇。1898年刻立的“光绪二十四年中英地界第×号”的界碑树于街中心,将原沙头角一分为二,东侧为华界沙头角,西侧为英(港)界沙头角,故名“中英街”。至今仍为“一国两制”分界线的标志。中英街以其“一街两制”的独特政治历史闻名于世。

  羊台叠翠:位于宝安区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抗日战争期间,羊台山游击队从日寇占领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为首的数百名中外闻名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并安全转移、隐蔽到羊台山区,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誉。

  美食街

  东门美食街、八卦一路美食街、向西村美食街、香蜜湖美食街、景田美食街、振华路美食街、上梅林美食街、水围村美食街、布吉美食街、蛇口美食街、车公庙美食街、国贸美食街、翠竹美食街、凤凰路食街、华强北食街、乐园路食街、盐田海鲜街、海岸城食街、创业路食街、黄贝岭食街、莲塘食街、蔡屋围食街。

著名人物


  凌道扬

  深圳布吉人,1915年与韩安等林学家上书北洋政府,倡议以清明节为中国植树节,同年获批。自1929年起至抗日战争前夕,他连续担任中华林学会理事长。1955年任崇基学院第二任院长等,是香港中文大学的缔造者之一。1960年出任香港联合书院院长。

  曾生(1910-1995)

  深圳坪山区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授少将。获三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员,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刘黑仔

  1917年出生于大鹏所城东北村,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部队。因枪法特准,有“神枪手”之称,名扬港九的传奇式人物。

  赖恩爵

  新安县大鹏城(今龙岗区大鹏街道,祖籍河源紫金)人。清道光年间任广东水师提督。曾领兵打响鸦片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战——九龙海战。晋封振威将军。与其祖父赖世超(武功将军)、其父赖莫扬(振武将军)、其叔父赖信扬(安鹭将军)其族兄赖思赐(武功将军)并称为赖氏“三代五将军”。

  麦克·杨进华

  苏里南第三代华人,祖籍龙岗区龙城街道龙西社区楼吓村,其祖辈早在100多年前就移居苏里南。通过刻苦努力,麦克·杨成功融入了当地主流社会,并担任为苏里南环境整治和土地森林政策部部长,成为苏里南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华人部长之一。

  汪公式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任广东提刑按擦司按擦使,驻扎在南头城。汪公式在屯门抗击葡军,他学习葡萄牙佛郎机炮的铸造,“师夷之长技以驭夷狄”,把葡萄牙军队赶出了深圳。他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先进武器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抗击西方入侵者的人。

  郑毓秀

  今深圳市宝安区乐群村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1919年任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随员,反对割让山东权益及在和会上签字。1928年春奉派为考察欧美各国政治专使,并任中国驻欧代表。

  蓝造

  是深圳龙岗葵涌人。解放战争期间,任惠东宝人民护乡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司令员、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司令员等职。1988年中共中央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陈郁

  原名陈旭贵,出生于南山区南头南山村。1922年参加香港海员大罢工。新中国建立后,担任燃料工业部部长、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广东省委书记、省长,当选为中共“八大”、“九大”中央委员。

  黄耀庭

  原名黄恭喜,深圳福田下沙村人,是广州、惠州一带三合会首领。

城市荣誉


  2017年深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6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四名、2014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城市奖、2013联合国-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2012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第二位、2013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国十大创新型城市、中国大陆最具创新能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最受农民工欢迎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四位、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7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

城市之最


  深圳最古老的城——是南头古城,其位于南山半岛北端,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古称城子冈。

  深圳市最大的半岛——是大鹏半岛。位于龙岗区东南部,包括南澳、大鹏、葵涌三镇,面积为293.41平方公里。因半岛形如大鹏踞海,并且又是大鹏鸟栖息之地,故名大鹏半岛。

  深圳市最大的岛屿——是内伶仃岛。位于南山半岛以南约9公里的海面上,面积为4.85平方公里。历来为军事要地。尖峰山为岛上最高点,海拔341米。岛上植物生长茂盛,鸟类繁多,有猕猴8群约200余只,现为广东省自然保护区。

  深圳境内最长的河流——是茅洲河,发源于羊台山,流经石岩、公明、松岗、沙井等镇,全长44.2公里,,流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向西注入珠江口。

  深圳最大的水库——是铁岗水库,位于宝安区西乡镇境内,集水面积64平方公里,总库容量6840万立方米。深圳市最早的高速公路是广深高速公路,于1987年4月23日动工,1994年7月18日竣工试通车成功。全长122.8公里,其中深圳境内长51.24公里。穿宝安、南山、福田三区,直抵皇岗口岸。

  深圳最大的工业基地——是1994年设立的龙岗大工业区,占地174平方公里。深圳市把启动龙岗大工业区作为一项重大经济工作来抓,使之成为深圳未来几年的经济新增长点。

  深圳第一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于1992年1月6日宣告开通。蛇口港至日本班轮首航,标志着深圳向国际化港口迈出重要一步。

  深圳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梅林至观澜高速公路于1992年10月20日动工兴建。

版权所有:北京聚源锐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08128号   版本号 2022/01/18   服务热线:010-82601461 | 企业邮箱:resset@ress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