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锐思一带一路信息平台已升级,欢迎使用!

舟山

2017-12-29 08:55:57

舟山概况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东临东海、西靠杭州湾、北面上海市,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舟山陆地面积1440.12平方千米,2015年人口115.2万人,是我国第一个以群岛建制的地级市、舟山群岛新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群岛新区,境内拥有中国唯一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大宗商品交易管理与监督中心。

  舟山是中国最大的海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基地、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渔场素有“东海鱼仓”和“海鲜之都”之称,舟山港湾众多、航道纵横,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天然深水良港,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位于全球第一。舟山现今已发展成为海洋经济强市,亦是一座海洋文化名城、海上花园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卫生城市。舟山是海岛丘陵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6~9月份降雨居多。舟山文化属于吴越文化,舟山人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

  2013年国务院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未来要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

历史沿革


  舟山群岛开发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和出土文物考证,属河姆渡第二文化层年代,主要有衢山孙家山遗址、白泉十字路遗址、马岙古文化遗址、岱山大舜庙后墩遗址。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岛上开荒辟野,捕捉海物,生息繁衍,开始从事渔盐生产。

  先秦时期舟山属百越之地。《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定海县”,属宁波府。康熙题有“定海山”匾额。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分设定海县。

  1950年5月17日海岛解放,成立定海县人民政府。

  1953年3月经政务院批准,定海县辖区分为定海、岱山2县,从江苏省划入嵊泗县,成立舟山专区。

  1954年又将原属宁波专区的象山县划入。

  1958年象山县划归台州专区(1961年象山县重回宁波专区)。

  1959年撤定海、普陀、岱山、嵊泗县,合并成立舟山县。

  1960年11月,嵊泗人民公社划归上海市。

  1962年5月撤销舟山县,重新设立舟山专区,下辖定海、普陀、岱山、大衢、嵊泗5县。1964年撤销大衢县,其辖区分别划归岱山、嵊泗2县。1967年3月起舟山专区改称舟山地区。

  198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舟山地区和定海、普陀2县,成立舟山市,辖2区(定海区、普陀区)2县(岱山县、嵊泗县),实行以市领导区、县新体制。

  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新区范围与舟山市行政区域一致。舟山群岛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又批复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根据《规划》中明确的战略目标定位:舟山群岛新区未来要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先导区、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要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和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面向环太平洋经济圈的桥头堡。

行政区划


  舟山市下辖2个市辖区(定海区、普陀区),2个县(岱山县、嵊泗县)。舟山市政府设在临城新区,定海区政府设在定海城区;普陀区政府设在本岛东端著名渔港沈家门街道;岱山县政府设在岱山岛高亭镇;嵊泗县政府设在泗礁岛菜园镇。

  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嵊泗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洋面上。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东西长182千米,南北宽169千米。

  舟山背靠上海、杭州、宁波大城市和长江三角洲辽阔腹地,面向太平洋,具有较强的地缘优势,踞中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和长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新兴港口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

气候特征

  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左右,最热8月,平均气温25.8~28.0℃;最冷1月,平均气温5.2~5.9℃。常年降水量927~1620毫米。年平均日照1941~2257小时,太阳辐射总量为 4126×10⁶~4598×10⁶焦尔/平方米,无霜期251~303天,适宜各种生物群落繁衍、生长,给渔农业生产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空气自然净化能力强,温差变化小,适宜发展精密度高的新兴工业。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出现干旱,是舟山常见的灾害性天气。

水文特点

  舟山市水文情况复杂,地表水系不发育,多源自丘陵腹地,呈放射状蜿蜒入海。水系受海岛规模影响,流程短,汇水面积小,受暴雨影响,水位暴涨暴落,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海岸潮汐属不规则的半日潮,潮流以往复流为特征,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海水的潮汐及台风巨浪作用对岛屿海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潮间带地段。

地形地貌

  舟山境内多山,丘陵广布,为海岛丘陵区,是天台山脉的余脉及其北东延伸入海的出露部分,海岛地形起伏,中央绵亘山脊或分水岭,海拔一般在200~300米之间,山间和海滨分布有小块平原。海岸线蜿蜒曲折,以基岩和泥质海岸为主,少量砂质海岸。地貌类型可海积、冲海积平原区(包括堆积海岸地貌)、山麓沟谷平原区、侵蚀剥蚀低丘区(包括侵蚀海岸地貌)、侵蚀剥蚀高丘区。

地质特征

  舟山属于华南地层区东南沿海分区舟山小区,出露地层主要有上侏罗统和第四系。上侏罗统以中酸—酸性火山碎屑岩为主,少量酸性熔岩和火山沉积岩,属钙碱性系列或弱碱性岩系。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分布在海积、冲海积平原区和山麓沟谷地带,厚度变化较大。

  舟山位于华南褶皱系浙东南褶皱带丽水—宁波隆起新昌—定海断隆的东北部,也是浙闽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带的北段,温州—镇海北北东向大断裂带从编图区西部海域通过,昌化—普陀东西向大断裂带位于编图区以南,龙泉—宁波北东向断裂带斜贯编图区。在长期的地壳运动中,它们逐步发展,与北西、北北西和南北向断裂共同组成了纵横交错的基本断裂格架,并对编图区火山机构、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对地形地貌的变迁具有控制作用。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舟山群岛岛礁众多,星罗棋布,约相当于中国海岛总数的20%,分布海域面积22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371平方公里。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的岛屿58个,占该群岛总面积的96.9%。整个岛群呈北东走向依次排列。南部大岛较多,海拔较高,排列密集,北部由三组列岛组成,即嵊泗列岛、衢山列岛、岱山列岛,地势较低,分布较散;主要岛屿有舟山岛、岱山岛、六横岛、金塘岛、衢山岛、朱家尖岛等,其中舟山岛最大,面积为502平方公里,为中国第四大岛。其中岱山为舟山第二大岛。舟山陆域面积少,海域面积大,区域总面积2.22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2.08万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440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大小岛屿1390个,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港湾资源

  舟山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港口和航道资源优势,岸线总长2444公里,舟山主要深水岸段有38处,水深在15米以上的有200.7公里,其中水深在20米以上的103.7公里,是中国东南沿海建设大型深水港的理想港址。航道从多,水深流稳,终年不冻,主航道可通行20~30万吨级巨轮。港内锚泊水面1000多平方公里,遮蔽性能好。2011年,舟山港年吞吐量在1.5亿吨以上,名列中国沿海港口第9位。

渔业资源

  舟山素有“东海鱼仓”之称。由于附近海域自然环境优越,饵料丰富,因此近海处海水浑浊,给不同习性的鱼虾洄游、栖息、繁殖和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因此优越区位,形成中国著名渔场——舟山渔场。自古以来因渔业资源丰富而闻名,地处东海。浙江、江苏、福建和上海等地渔民将其作为捕鱼打捞传统作业区域。渔场内共有海洋生物1163种,按类别分:有浮游植物91种、浮游动物103种、底栖动物480种、底栖植物131种、游泳动物358种。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4大家鱼为主要渔产(四大经济鱼类)。捕捞的主要品种有带鱼、鳓鱼、马鲛鱼、海鳗、鲐鱼、马面鱼、石斑鱼、梭子蟹和虾类等36余种。

  渔民习惯按各作业海域,把舟山渔场划分为大戢渔场、嵊山渔场、浪岗渔场、黄泽渔场、岱衢渔场、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和金塘渔场。

  舟山渔场自开发以来,一直为沿海渔民共同捕捞场所。解放以来,浙江、江苏、福建省以及上海市(简称“三省一市”)来舟山渔场捕捞的渔船不断增加,本世纪60~70年代,集结在嵊山渔场捕冬季带鱼的渔船,旺汛高峰时渔船达1万艘、渔民在15万人以上。渔场的中心基地位于嵊山。渔场因受台湾暖流和日本千岛寒流的交汇影响,饵料丰富,为当地的水生动物提供了很好的物质环境。

能源资源

  舟山拥有非常丰富的风能、潮汐能、潮流能以及海底油气等资源。具有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产业、海水利用等新兴产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优势。

  舟山海洋矿产资源丰富。海洋矿产资源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滨海砂矿;二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三是海底多金属结核和多金属软泥。

  舟山靠近东海油气田,东海首先发现并进入商业化开发的是平湖油气田,距岱山岛东南方向302公里,总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天然气108亿立方米,凝析油177万吨,轻质原油1078万吨。

矿产资源

  舟山矿产种类较多,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矿种较少;金属矿产贫乏,非金属矿产储量较丰富,以建筑石料为主。截至2009年,已知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黄铁、水晶、石墨、明矾石、大理石、花岗石、海砂、凝灰岩及矿泉水等26个矿种50多处产地,但大多为矿点和矿化点,基本无工业开采价值,而非金属矿产中的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凝灰岩以及海砂等资源较为丰富,是舟山市开发的主要矿种。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舟山市常住人口为112.13万人,2010年末户籍人口总数967710人,人口密度672人/平方公里。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11.98万人,增长11.95%,年平均增长率为1.14%。舟山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24.55万人,占21.89%,其中省外流入人口为21.39万人,占19.08%。

  舟山市共有家庭户43.00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02.87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3人减少0.34人。舟山市男性人口为58.84万人,占52.48%;女性人口为53.29万人,占47.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18上升为110.43。

  舟山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1.43万人,占10.19%;15~59岁人口为83.07万人,占74.08%;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63万人,占15.7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78万人,占10.5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0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2.2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8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17个百分点。

人口素质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11.5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3.85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9.82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34.1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3306人上升为10282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口由12206人上升为1235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由32719人上升为3551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由35590人下降为30436人。

  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7.76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80万人,文盲率由9.54%下降为6.92%,下降2.62个百分点。人口分布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1.31万人,占63.5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0.82万人,占36.41%。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15.19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3.22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7.56个百分点。

  全市常住人口中,定海区为46.42万人,比2000年增长25.64%,其中临城街道5.59万人;普陀区为37.88万人,比2000年增长9.41%,其中普陀山镇1.04万人;岱山县为20.22万人,比2000年增长2.37%;嵊泗县为7.61万人,比2000年下降13.87%。

民族

  主要民族为汉族,约占全市常住人口的98.98%。少数民族个数和人口数量呈强劲增长态势,据舟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个数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的27个劲增到的42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0.24万人增加到1.14万人,十年增长3.82倍,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从0.24%提高到1.02%。常住的少数民族人口中,人数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依次为苗族、土家族、回族,分别为0.31万人、0.29万人和0.11万人,超过500人的有彝族0.07万人、布依族0.06万人。

交通


连岛工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舟山开始规划大陆连岛工程。舟山共建成跨海大桥20余座,这些大桥横跨于各岛之间,成为海岛经济的生命线。1999年9月26日,舟山跨海大桥的第一座大桥岑港大桥正式动工,此后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相继完工,舟山跨海大桥2009年通车,大陆连岛一期、二期工程顺利完成。此外东海大桥与2005年正式贯通,打通了舟山嵊泗县到上海的通道,六横跨海大桥、岱山跨海大桥等正在前期规划建设中。舟山的跨海大桥主要有: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东海大桥、朱家尖大桥、新城大桥、岙山大桥、长峙大桥、鲁家峙大桥、山外风景湾路桥、江南大桥、高亭江大桥、长峙大桥、马迹山大桥、绿华大桥、金青大桥、三礁江大桥等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六横跨海大桥、宁波舟山港主通道等。

  舟山跨海大桥

  舟山跨海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甬舟高速公路(G9211)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桥群,也是中国最大的岛陆联络工程。跨海大桥由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起自舟山本岛的329国道鸭蛋山的环岛公路,经舟山群岛中的里钓岛、富翅岛、册子岛、金塘岛至宁波镇海区,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和杭州湾大桥相连接。舟山跨海大桥跨4座岛屿,翻9个涵洞,穿2个隧道,投资130亿元。2009年12月25日大桥正式通车。

  六横跨海大桥

  六横跨海大桥起于普陀区六横岛屿西南侧,接规划中的六横环岛公路南线,跨越双屿门、青龙门、汀子门等水道和梅山岛,终于宁波市大碶疏港公路嘉溪村附近,全长约38公里。其中含跨海特大桥3座,互通立交4座。主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估算总投资约122.85亿。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

  宁波舟山港主通道(鱼山石化疏港公路)项目,主线起于舟山市定海区富翅岛,顺接甬舟高速公路,向北经舟山本岛西端、长白岛,终于岱山双合,设置鱼山支线连接鱼山岛,主线全长29公里。鱼山支线起于岱山双合,终于鱼山岛,全长9公里。估算总投资约167亿元

陆上交通

  截至2008年底,舟山市公路总里程约1615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里程314公里。舟山汽车客运站发展到324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4个,三级站1个,四级站10个,五级站1个,简易站16个,港湾式停靠站291个。2008年舟山客运班线达240条,日发9810班次,分别较2005年增加39条,3577班次。其中跨省班线32条,日发39班次;跨市地班线53条,日发143班次。

水上交通

  至2008年底,海上客渡运航线102条,其中客滚航线15条,高速客运航线29条。与2005年底相比,新增了客滚航线4条,高速客运航线3条。舟山10个主要经济大岛已开通对外客滚运输航线,12个经济大岛开通高速客船航线。市内主要的岛际水上客运航线已经实现了2小时交通圈(最远定海至嵊泗2小时)。

经济


综述

  2015年,舟山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2%增速位列浙江第二。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95272元位列浙江第三,折合15296美元。2015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59.59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2.72亿元,增长11.6%。税收收入94.33亿元,增长6.4%,非税收入18.39亿元,增长48.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9.65亿元,增长27.3%。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52亿元,增长18.6%。全市9项财政民生支出合计143.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0.0%,比上年增长18.8%。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26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0.0%。海洋经济增加值766亿元,增长9.6%,海洋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0%。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2%,其中,化学原料制造业价格下降33.3%,石油产品制造业下降28.2%,塑料加工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0.2%,水产品加工业下降2.1%,船舶修造业下降0.4%,五大行业影响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3.5个百分点。12月份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下降2.5%,全年新建住宅销售价格比上年下降6.0%。

第一产业

  舟山渔场世界重要的近海渔场之一,其中的沈家门渔港是世界三大渔港之一。

  201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12.71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渔业增加值102.66亿元,增长5.5%;农业增加值7.27亿元,增长3.0%;林业增加值0.13亿元,下降0.1%;牧业增加值2.10亿元,下降2.5%。

  201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7.65千公顷,比上年下降1.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12千公顷,与上年持平。粮食产量3.20万吨,增长0.8%;蔬菜产量12.93万吨,下降5.7%;水果产量7.34万吨,下降6.7%。

  2015年末生猪存栏8.45万头,比上年末下降32.0%;家禽存栏66.28万只,下降27.0%。全年肉类总产量2.00万吨,下降3.4%。其中,猪肉产量1.70万吨,下降5.3%;鸡鸭鹅蛋产量4645吨,下降9.0%;牛奶产量2吨,下降99.4%。

  2015年水产品总产量176.46万吨,比上年增长5.7%。其中,远洋渔业产量46.52万吨,增长18.2%。全市年末海水养殖面积5779公顷,下降1.4%,海水养殖产量14.17万吨,增长8.8%。

  2015年末全市有无公害农产品103个(国家级)、无公害养殖水产品4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24个。全市有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70个,面积11.5万亩;省级无公害水产品产地43个,面积1867公顷。2015年末有机动渔船7758艘,比上年末减少859艘,其中,生产渔船6698艘,减少842艘;辅助渔船1060艘,减少17艘。渔船总吨位114.78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生产渔船总吨位92.18万吨,增长3.6%;辅助渔船总吨位22.60万吨,下降1.7%。渔船总功率162.89万千瓦,增长0.3%,其中,生产渔船129.23万千瓦,下降0.4%;辅助渔船33.66万千瓦,增长2.8%。

第二产业

  舟山突出的港口资源优势,使舟山船舶工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舟山市船舶行业基本形成了集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修理、油轮清舱、船用配件制造、船舶及船用品交易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现有船舶企业151家,比较大的有金海重工、常石集团、中远船务、扬帆集团、欧华船厂、正和造船、鑫亚船舶、正和造船、南洋船业、沥港船舶修造等公司,拥有大小船坞82座,总坞容量71万吨,具有新造1.5万吨、坞修15万吨级和航修30万吨级的修造船能力。

  201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154.02亿元,比上年增长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81.93亿元,增长10.0%;工业销售产值1643.63亿元,增长10.4%;工业产销率97.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7.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6%。以船舶修造业、石油化工业和水产加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规上工业中临港工业总产值1420.03亿元,增长13.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4.4%。规上船舶修造业总产值859.98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总产值1366.37亿元,增长11.3%,轻工业总产值315.56亿元,增长4.9%,重轻工业比为81.2:18.8。全市规上工业中大型和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81.38亿元,增长9.2%,占规上工业的比重达64.3%;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78家,比上年末增加8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达1589.8亿元,增长12.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9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668.39亿元,比上年增长0.9%;实现利税总额31.50亿元,增长44.5%,其中利润总额11.99亿元,增长401.8%。

  浙江金鑫小衢山矿山, 舟山小衢山岛项目是浙江金鑫集团于2011年9月26日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厅通过公开竞拍,最终以4.18亿元竞得(另计渔民搬迁补偿费5017万元),矿区面积1.442平方公里,矿区砂石料储备量为2.216亿吨,按目前砂石料市场价资源储量价值在100多亿元,开采期限为20年,预计年利润在5亿元以上。

第三产业

  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45.58亿元,增长13.2%;零售业零售额308.33亿元,增长10.4%;住宿业零售额15.86亿元,增长9.5%;餐饮业零售额45.75亿元,增长7.6%。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零售类别看,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7.85亿元,增长23.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8.29亿元,增长0.5%;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5.49亿元,增长13.5%。全年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1981.40亿元,增长14.1%;住宿餐饮业营业额86.58亿元,增长16.2%。

  2015年全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89.5%;居民网络消费总额80.33亿元,增长51.1%。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综保区等重点交易平台较快发展。大宗商品交易所全年完成网上电子交易额13916.33亿元,比上年下降10.9%,入驻企业完成现货贸易额400亿元。2015年,全市保税燃料油直供量94.2万吨,增长42.0%,调拨量289万吨,增长37.6%,结算量346万吨,增长2.3%,直供量跃居全国关区第三、港区第二。

  2015年末全市有商品交易市场132个。其中,消费品市场126个,生产资料市场6个。全年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233.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水产品类市场成交额120.05亿元,增长3.1%;船舶交易市场成交额35.12亿元,下降3.5%;船用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3.57亿元,下降42.4%。

  201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含保税仓库货物)726.34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其中,进口总额342.39亿元,下降14.9%;出口总额383.95亿元,增长8.2%。全年水产品出口额48.42亿元,下降5.1%。造船出口额144.06亿元,增长10.4%。修船出口额41.29亿元,增长62.4%。油品出口额97.23亿元,下降24.7%。

社会


科技事业

  2015年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共451项。其中,国家级12项,省级196项。申请专利3799件,授权专利2856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322件,授权发明专利406件。年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54家,省级创新型试点、示范企业1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02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76家,省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40家,省级农业科技企业研发中心27家。

文化事业

  2015年末全市有文化艺术表演团体68个,艺术表演场所5处,文化馆5个,文化站35个,公共图书馆5个,藏书157.27万册。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数30.36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30.25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9.9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9.98%。全年完成新建33家文化礼堂,目前全市2015年末已建成125家文化礼堂,覆盖率达65%。

医疗事业

  2015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708家,其中医院2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3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43家。医疗机构开放床位5513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860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28人,注册护士3168人。全年累计报告传染病(甲乙类)3899例,报告发病率(甲乙类)每10万人为335.09人。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16‰,婴儿死亡率2.8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免费婚检率92.7%,计划生育率98.18%,综合节育率84.55%。

体育事业

  2015年末全市新建全民健身路径135条、各类体育健身场所159个,重点建成省级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6个、建设市级中心村体育休闲公园8个、体育路径66条。全市共举办群众体育活动280次、开展40余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参加人数56万人次。全市共举办群众体育活动280次、开展40余项群众体育健身活动,参加人数56万人次,办好“2015年舟山群岛·中国海洋文化节”、首届舟山群岛国际马拉松赛、环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国际女子公路自行车赛、2015舟山群岛中国首届海岛户外运动休闲季、第七届全国沙滩足球锦标赛、2015年中国岱山岛国际运动风筝邀请赛暨全国风筝锦标赛等重大活动赛事。

社会保障

  2015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包括职工和城乡居民)76.8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包括职工和城乡居民)95.6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1.29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30.3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0.71万人。2015年末全市有敬老院33所,社会福利院11所,共有床位数5616张。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100%,渔农村“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98.65%。城乡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197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742人,渔农村低保对象9455人。2015年1-11月,城乡低保对像最低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588元,12月起,城乡低保对像最低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664元(其中,普陀山镇低保对象最低生活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600元)。

教育事业

  2015年末有普通高等院校4所,全年招生7521人,毕业学生6469人,在校学生23468人;成人高校1所,全年招生694人,毕业学生1187人,在校学生2254人;中等职业学校5所,全年招生2501人,毕业学生2690人,在校学生7721人;普通高中14所,全年招生3684人,在校学生11352人;普通初中27所,全年招生6780人,在校学生21113人;普通小学57所,全年招生8241人,在校学生47683人;幼儿园124所,全年招生9230人,在园幼儿26912人。全市3—5周岁幼儿入园率99.7%,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升高中段比例99.21%,高中段教育毛入学率96.3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3.83%。在各类学校就读的外来人口子女17648人,其中,公办学校12673人,民办学校4975人。

  2015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5所(含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其中全日制本科高校3所(含浙江海洋大学下属独立学院1所)、高职院校2所。2015年高等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招生数共招生6373人,其中本科招生3927人,专科和高职招生2446人,在校生数21405人,其中本科在校生14823人。

旅游


  旅游概况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古称“海中洲”,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是舟山生态旅游环境的主色调。以海、渔、城、岛、港、航、商为特色,集海岛风光、海洋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海洋旅游资源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群中独具风采。舟山境内共拥有佛教文化景观、山海自然景观和海岛渔俗景观1000余处,主要分布在23个岛屿上。这里拥有普陀山、嵊泗列岛两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岱山、桃花岛两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定海,它是华东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海岛旅游胜地。

  普陀山

  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观世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普陀山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朱家尖

  朱家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舟山群岛核心旅游区“普陀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绵亘岛际总长6300米的九个连环沙滩,好似一条黄金项链,镶嵌在青山碧海之间,被国际沙雕组织WSSA确认为世界上沙质和风景最好的沙滩之一。自1999年以来,每年在此举办中国舟山国际沙雕节,开创了我国沙雕艺术和沙雕旅游活动的先河。

  嵊泗列岛

  嵊泗列岛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列岛风景名胜区,素有“海上仙山”的美誉,具有“碧海奇礁、金沙渔火”等原生态旅游特点,已被认定的风景点有50多处。鉴真东渡扶桑曾滞留过的大悲山遗址;明朝将领候继高笔下的“山海奇观”摩岩石刻;花鸟岛的远东第一大灯塔——花鸟灯塔的闪烁着的强烈灯束;嵊山渔港里如林的桅樯,遮天的船旗,入夜后的万船灯火,还有渔民不时哼唱的渔歌,讲述着生动感人的渔岛故事。这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绽,使嵊泗列岛风景名胜区更富情趣,更富魅力。

  桃花岛

  桃花岛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雕英雄传》和姐妹篇《神雕侠侣》所描绘的美妙神奇的东海小岛。岛上的风景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门类齐全,品位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庙、庵、花、林、鸟、军事遗迹、历史纪念地、摩崖石刻、神话传说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于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东极岛

  东极岛位于中国大陆东端。身处大海,四周被东海包围,位于东经122.4°,北纬30.1°之间。东极诸岛远离舟山本岛,距沈家门45公里,拥有大小28个岛屿和108个岩礁。不仅有浓厚、古朴的渔家特色,更有那美不胜收的风光,它几乎包揽了真正意义上的阳光、碧海、岛礁、海味。且气候宜人,水质清澈,是少有的纯洁之地。东极主要风景有庙子湖、青浜岛、 东福山、黄兴岛。电影《后会无期》的重要拍摄地点,被称为海上的丽江。

  嵊山枸杞

  嵊山岛、枸杞岛是嵊泗列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三礁江大桥相连,位于嵊泗列岛的东端。主要景区包括嵊山渔港,天后宫、大玉湾贻贝养殖场、万金山、情人石、东涯绝壁、后头湾无人村、山海奇观碑等。其中,东涯绝壁尤为壮观,也是旅客来嵊山、枸杞必去之地。

  岱山

  岱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由404个岛屿组成,海域面积491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海上景观丰富多样,其中奇、特景观众多,是集观光旅游、休闲渡假、娱乐运动于一体海岛旅游基地。主要景点有东沙古镇、秀山岛、燕窝山海岬公园、衢山岛等

  定海

  定海是舟山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国唯一的海岛历史文化名城。辖区内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现存有“海岛河姆渡”文化之称白泉十字路和马岙土墩等古文化遗址;有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三忠祠、姚公殉难处、李义士碑、震远炮台和土城遗址;有明末抗清古迹同归城,舟山宫井、都神殿、八甲街等古建筑群,另有舟山军史陈列馆、城北舟山烈士陵园、舟山博物馆、祖印寺。留存有著名人士乔石、丁光训、董建华、三毛、安子介等的故居、祖居。

城市文化


舟山精神

  “勇立潮头、海纳百川、同舟共济、求真务实”的舟山精神,既是舟山自古以来人文精神的沉淀和积累,更是舟山改革开放三十年中,顺应海洋文化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的属于这座城市独有的新文化。

  “勇立潮头”,就是要凭借“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的特性和品格,凭借“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勇气和智慧,不断地创造奇迹;“海纳百川”,就是要以绵延不绝的开放精神,以辽阔视野、天下情怀和恢弘气度,来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同舟共济”,就是要患难与共、风雨同舟、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 “求真务实”,就是要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去不断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规律,并在这种规律性认识的指导下,去行动、去实践。它是舟山城市核心价值观“核心”中的核心。

市花

  普陀水仙是我国继福建漳州之后的第二大品种,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是舟山市的市花。普陀水仙原为野生,栽培历史不长。普陀水仙具有花枝花朵多、花期长、花茎不易折断、香气浓郁、栽培方便、观赏价值高等特点。普陀水仙花朵有重瓣及单瓣之分,重瓣花花冠黄白相间,上端素白,下端素黄,十分别致,称“玉玲珑”。单瓣花白色,中间的副冠呈杯形、黄色,称“金盏银台”。普陀水仙在传统节日春节前后开花,亭亭玉立,风姿绰约,清香四溢,甚为动人,被誉为“凌波仙子”。

  普陀水仙可进行土栽、盆栽或水养,若稍加雕刻,更显风姿。该品种在1998年荣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奖,在2002年荣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市树

  舟山新木姜子是在全球木本植物中,唯一以“舟山”命名的树种,且是常绿大乔木。与樟树一样,均属樟科植物,现为国家级二级珍稀保护树种。自然分布在我市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六横、大猫等岛,在我市各县区均有人工栽培,是我市特有的优良乡土树种;该树树形高大、优美、材质好、繁殖容易、生长快、分枝少、杆型比香樟更加园满通直,春梢嫩叶密被金黄色绒毛,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蔚为壮观,被我市渔农民称为“佛光树”,1996年正式被评为舟山市市树。从园林观赏角度来看,其树姿美观,一年有2~3次观叶期,1次观花、观果期,红果满挂枝梢,加上花果期黄白相衬,配之绿叶,更显秀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绿化观赏好树种,适宜在长江流域及沿海各地载种。“佛光牌”新木姜子2002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樟树被增选为舟山的市树,与原先已有的市树新木姜子、市花普陀水仙一起成为我市的绿色象征。樟树,属于樟科的常绿性乔木,高可达50米,树龄成百上千年,可称为参天古木,为优秀的园林绿化林木。樟树坚韧挺拔、树冠华美;气味清新,能净化空气;樟树质地优良、适应性强、生态价值大,具有抗击风沙、保持水土流失等作用,适合海岛栽种。樟树是目前我市种植最多、分布最广的行道树和庭园绿化树。

文化艺术


  舟山的定海古城是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古迹众多,1991年被浙江省政府批准为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舟山方言

  舟山话,是一种吴语方言,

  属于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

  舟山话有29个声母,46个韵母,7个声调。

  渔民号子

  舟山渔民号子,是舟山群岛船渔工号子的总称,是舟山各岛渔民、船工世代相传的海洋民间口头音乐,它与渔船、运输船作业和渔(船)民在海上和岸上劳动时息息相伴,是浙江省乃至国内的代表性民间劳动号子之一。

  舟山锣鼓

  舟山锣鼓以锣、鼓、钹及锁呐为基调,间以丝竹,音响雄壮,旋律激荡奔放,气氛极为热烈,具有鲜明海岛特色。解放后这一民间艺术,经过加工改进慢慢地搬上了舞台。主要作品有《渔舟凯歌》、《东海渔歌》、《渔民欢乐》等。

  祭海

  渔民每泛出海之前,先要在船上祭祀神祗,烧化疏牒,俗称“行文书”。然后由老大将杯中酒与盘中肉抛入大海,称“酬游魂”,以求出海打鱼时平安无事。祭祀时要放一副“太平坊”,即棺材板,出海时,放在船上。棺材板冠以“太平坊”之名,与渔民在大海作业时很有可能被巨浪吞噬相关。葬身大海是渔民大忌,与“入土为安”的习俗大相径庭。因此放一副棺材板,以求太平无事。若死,也得死在家里,才能“入土为安”。这与他们到市场上去买床,不愿买新的,却要买一张已死过人的,以求到老能死在床上的愿望相一致。一泛结束,亦要举行祭祀神祗,称“谢洋”。

  潮魂

  旧时沿海渔村一种特殊的丧俗。出海渔民翻船而死的人,因无法寻得尸体。家中设灵堂,海边搭草棚设“醮台”。傍晚举行招魂仪式,在草棚里点香烛,放供品,稻草人坐中间,上贴死者生辰八字。夜间涨潮时,道士坐“醮台”上,敲响钟磬铙钹,念咒语。有人手扶一根手竹,上挂箩筐,内装雄鸡一只,面对大海,随道士咒语,不停摇动。也有由死者家属披麻戴孝,提着灯笼高呼死者名字,为其招魂。第二日将稻草人放入空棺材安葬。

  跳灶会

  跳蚤会,又名跳灶会,系流传于舟山白泉的民俗舞蹈,因舞姿如跳蚤和妇女跳到灶上撒尿就能灭火的传说而得名。它的形式是男女对舞,男饰济公,女扮火神(男扮女装其装为红衣绿裤),意为“济公斗火神”。行会时,他(她)俩由粗草绳围成长方形,边舞边唱,唱法似“小热昏”一般,除原准备的曲调外,能触景生情,见机应唱,能吸引围观者兴趣。

  唱蓬蓬

  唱蓬蓬即唱新闻,指乐师借助伴奏,将时事新闻和评论说唱给众人听,并获取一定的报酬。

  滃洲走书

  舟山走书(又名滃州走书)源于定海马岙,是舟山群岛历史文化奇葩之一,约产生于1800年前后,后从六横传至镇海后,演化为“蛟川走书”。初为自击自唱的单口说唱曲艺,内容以短词为主,原为一人自鼓自唱,后吸取戏剧中的走、唱、念、表相结合的表演手法,将单档坐唱改为二人或多人演唱。常规演出为1人主唱,辅1-2人伴奏(帮腔和笛)。其基本调为“慢调”与“急赋”,另吸收其他曲乐中的“二簧”、“流水”等曲调。演唱朴实,清晰“四工合”帮腔为其特性音调,以唱、表白、演为主要表演形式。

  贝雕渔民画

  舟山贝雕是利用当地的贝壳作原料,根据贝壳的天然色彩、光泽、纹理,精雕成神形兼备的风景、人物、山水、花鸟等画屏的工艺美术品。

  海岛渔民画

  舟山海岛渔民画,是海岛地区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以衢山鼠浪湖渔民画和东极渔民画最为有名。

著名人物


  弹丸之地的舟山,人才济济,名人辈出。近代以来,舟山籍的国家政要及海内外爱国人士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之生母金维映,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香港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原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前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商飞董事长金壮龙等;在台湾的舟山籍政要有邱进益等。

  舟山商人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在清末民国的“十里洋场”上海,舟山产生了朱葆三、周祥生、刘鸿生、王启宇、叶友才、许廷佐、袁仰安等工商业巨子。1936年编的《中华大实业家》(存浙江图书馆古籍部),其中有60位大实业家的事迹介绍,舟山籍大实业家占了总数的六分之一。[14] 二战以后,舟山商人转移到香港、北美等地,出现了董建华家族(董浩云、董建华、董建成等)、王统元家族(王统元、王福元、梁王培芳、王国旌等)、王惟翰、厉树雄、方新道、周亦卿、杨良鋆、许志勤等。其中,董建华、安子介、林郑月娥等成为香港政要。改革开放以来,舟山商人的代表为杨元庆、胡海平、赵文权、姬十三、宋卫平、夏赛丽等。

  在文艺、科技界,舟山同样名人荟萃。古代有张信状元及第,浙东学派黄氏父子(黄式三、黄以周)“传经明道”。近代以来,文学界有三毛、桑品载、何为、金性尧、王永年等享誉文坛,影视界有王家卫、苗侨伟、林忆莲、何赛飞、陈叙一等,戏曲界有梅兰芳外孙范梅强、京剧名家费名琰、越剧名家王志萍等,科技界的舟山籍两院院士有王自强、殷鸿福、舒兴田、陈联寿、方肇伦等,还有美国科学促进会院士周如鸿、美国内科学会院士和加拿大皇家内科学院院士陈崇实等知名海外院士。

城市荣誉


  中国海鲜之都、中国第一大群岛、中国绿色水产品之都、中国特色魅力城市、海洋经济强市、海洋文化名城、中国最具安全感十大城市、中国十大节庆城市、海上花园城市、中国外贸百强城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全国卫生城市、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连任8次)、国家节水型城市 、全国相对富裕地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版权所有:北京聚源锐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京ICP备13008128号   版本号 2022/01/18   服务热线:010-82601461 | 企业邮箱:resset@ress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