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
2017-12-29 08:50:21
广西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文:Gvangjsih Bouxcuegh Swcigih),通称广西,简称“桂”,首府南宁,是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截至201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96万人,下辖有14个地级市。
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是岭南文化传承的主要地区之一,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 ,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民国时期,广西沿袭清制设省。1958年3月,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1965年10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介于北纬20°54′-26°24′,东经104°26′-112°04,与广东、湖南、贵州、云南,并与海南隔海相望,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西南与越南毗邻,大陆海岸线长约1595千米,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在中国与东南亚的经济交往中占有重要地位。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也是2014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举办地。
先秦时期,广西属百越之地一部分,壮族和侗族是广西最古老的原住民族,他们分别源于先秦百越不同的越人支系。秦汉以后逐渐有北方各民族迁入,如今广西已经称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省区。
广西全区有壮以及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少数民族总人数居全国第一位。汉语方言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六种;壮语方言有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其中武鸣壮语被公认为全区官方标准壮语;其他少数民族语言有苗语、瑶语等。
地名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征服百越,在岭南设置桂林郡、南海郡和象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属于桂林郡和象郡,所以广西称“桂”由此而来。广西的名称则来源于两个,一为咸通三年(862),岭南道分东、西两道,并以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成为一级独立政区,二为宋朝所建制的行政单位—“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路”,这是“广西”名称的由来。
历史沿革
先秦至元朝
早在8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
广西历史悠久,在四、五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柳江人”和“麒麟山人”在此劳作生息。
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人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
《禹贡》为荆州南徼地。战国时期,岭南称百越之地,广西属百越的一部分。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地域主要分属于桂林郡、南海郡、象郡,这是广西最早纳入统一的中央王朝版图。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郡治番禺,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
汉初,代行南海郡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古代两汉时期的交州首府,位于现今广西梧州、贺州与广东封开一带)成为交趾部9郡的行政中心。汉朝将南越地划分为9个郡。其中设在苍梧郡广信县的交趾部。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东汉末,交趾部改为交州,今广东省境包括交州辖下的整个南海郡,还包括苍梧郡、和浦郡、荆州贵阳郡和扬州豫章郡的一部 。东汉时期的交州包括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中国广西和广东的。治所在番禺(今中国广州)。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三国时期,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吴国分交州为广州和交州,步骘把交州州治从广信东迁番禺。晋属广州。宋、齐、梁、陈时,广西属湘州和广州。
隋属扬州部。隋末,广西为萧铣所据。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隶属于岭南道。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唐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
唐朝时期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
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宋代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
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緂布色彩丰富。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事性质的屯田;元朝时广西属湖广行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
明清时期
明朝时期,撤销元朝的行省之名,设司、府(州)、县(土州)三级区域制。全国划分为13个布政使司。
洪武二年六月(1369)将原属广西所辖的廉州、钦州划拨广东统辖。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设广西承宣布政使司,“广西”名称由此固定下来。广西布政使司内划分为11个府和3个直隶州统辖各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县,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先治乔利,今马山境,后迁治武缘,今武鸣境)、思明府(治思明土州,今宁明)、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今德保);3个直隶州是:归顺州(治今靖西)、田州(治今田东)、泗城州(治今凌云)。此外,全州原属湖南地,洪武二十七年(1394),全州(今全州、灌阳、资源)自湖广永州府改属广西后,今广西地域大体形成。
明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和5个长官司。
明宪宗在梧州创建总督府,到嘉靖四十五年,两广总督由梧州改治广东肇庆。
清朝时期,推行省、道、府(直隶厅)或州(直隶州)、县四级。复设广西省,省会驻桂林府(今桂林市)。
广西全省划分为11个府、2个直隶厅、2个直隶州,分别统辖各州市县。11个府是:桂林府(治临桂,今桂林)、柳州府(治马平县,今柳州),庆远府(治宜山)、思恩府(治武缘,今武鸣)、泗城府(治凌云)、平乐府(治平乐)、梧州府(治苍梧,今梧州)、浔州府(治桂平)、南宁府(治宣化,今南宁)、太平府(治崇善,今崇左)、镇安府(治天宝,今德保);2个直隶厅是:上思直隶厅(治今上思)、百色直隶厅(治今百色);2个直隶州是:鬰林直隶州(治今玉林)、归顺直隶州(治今靖西)。此外廉州府(治今合浦)、钦州直隶州(治今钦州),均属广东省。荔波县原属广西省,清世宗雍正十年(1732)划归贵州省统辖。清末,今广西境内设有13府、4州、44县、34土州、6土县、10土司和3长官司。
民国时期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中华民国期间,广西沿袭清朝称省,地域与清朝大致相同。
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省会均在桂林,1912—1936年曾一度迁到南宁。
民国元年,直隶州、厅均改为府,全省划分为10府:桂林府、平乐府、柳州府、庆远府、梧州府、浔州府、南宁府、太平府、镇安府、思恩府,分别统辖各县。
民国二年(1913)撤销府制,由省直接统辖各县。
民国六年(1917),全省划分为6道:桂林道(治今桂林)、柳江道(治柳州)、南宁道(治今南宁)、苍梧道(治今梧州)、镇南道(治今龙州)、田南道(治今百色),分别统辖各县。始自明清的对土官管辖区的改土归流措施,民国十八年(1929)全部完成,全部土州、土县改设新县。
民国十五年(1926),根据军政合一的原则,废除道制,把全省划分为若干区。民国十九年(1930),全省划分为12个民团区。
1927年12月16日,黄绍闳率桂系在梧州誓师讨粤,两广战争爆发,酿成广州事变。粤系要员在广州发难,1927年12月11日,共产党人发动广州起义。桂系发动两广战争后,分兵两路进攻广州,先后占领肇庆、三水、河口等地。粤军第四军全力攻占东江,回师广州阻击桂军,桂军改变计划,转攻东江 。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民团区为行政监督区。在此期间,广西为新、旧桂系军阀统治达28年之久。
民国三十八年(1949),截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全省划分为1市(桂林)、15区(1―15区)、99县。钦州、合浦、灵山、防城仍属广东省统辖。自广西设省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在桂林,仅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五年(1912―1936)迁于南宁。
广西在民国新桂系统治时期是全国模范省,为中国桂系军阀的根据地。
建国后
1949年12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设广西省。
解放初期设广西省,省会在南宁。
1951年至1955年,钦州、廉州(即今钦州、防城港、北海)从广东划入广西。
1952年12月10日,在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成立桂西僮族自治区;
1955年至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东。
1956年10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倡议,1957年6月,国务院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在同年7月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相应的决议。
1958年3月5日,广西省改为“广西僮族自治区”,省一级的“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钦州、廉州再度划入广西。同年10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广西僮族自治区”改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年起,自治区成立纪念日定为12月11日,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全广西、右江苏维埃和红七军成立的日子相一致。
2016年,《国务院关于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河池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6〕190号):一、同意撤销县级宜州市,设立河池市宜州区,以原宜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宜州区的行政区域,宜州区人民政府驻庆远镇金宜大道378号。二、同意河池市人民政府驻地由金城江区百旺路17号迁至宜州区中山大道6号。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8月,全区辖14个地级市,县级行政区111个(包括40个市辖区、7个县级市、52个县、12个自治县),乡级行政区1247个(包括120个街道、722个镇、346个乡、59个民族乡)。
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隆安县、马山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
柳州市:柳北区、柳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城县、柳江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桂林市:象山区、秀峰区、叠彩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平乐县、兴安县、灌阳县、荔浦县、资源县、永福县、龙胜各族自治县、恭城瑶族自治县
梧州市:长洲区、万秀区、龙圩区、岑溪市、苍梧县、蒙山县、藤县
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
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上思县
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
贵港市: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桂平市、平南县
玉林市:玉州区、福绵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
百色市:右江区、靖西市、田阳县、田东县、平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
贺州市: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河池市:金城江区、宜州区、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来宾市:兴宾区、合山市、象州县、武宣县、忻城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崇左市:江州区、凭祥市、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
地理境域
位置境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接邻省区: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与海南隔海相望。
接邻国家:越南,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00公里。陆地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比例:2.5%,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总面积中排名第9位。
地形地貌
广西处于被称为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整个地势为四周多山地与高原,而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因此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与东南之间呈盆地状,素有“广西盆地”之称。位于自治区东南部的贵港市拥有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
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
广西地貌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其特征是:
1.盆地大小相杂。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盆地中部被广西弧形山脉分割,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凹陷为右江、武鸣、南宁、玉林、荔浦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4列,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
3.丘陵错综,占广西总面积10.3%,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总面积26.9%。广西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二类。
5.喀斯特广布,占广西总面积37.8%,集中连片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桂东北。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
海岸、岛屿
广西南临北部湾,属于南海,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其大陆海岸线约1595千米,岛屿岸线461千米。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广西近海滩深广大,面积达1005㎞²。0-20米浅海广阔,面积达6488㎞²。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12.93万平方千米,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西迄越南。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2°,水深一般20-50米,最深不超过90米。广西沿海有697个岛屿,总面积约84㎞²,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28平方千米。
气候特征
综述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以贺州——东兰一线为界,此界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全区大部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降水
广西是中国降水量最丰富地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均在1070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其地域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的特点。
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的季节变化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热量
广西气候温暖,热量丰富。各地年平均气温16.0-23.0℃,等温线基本上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北向南递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各地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累年最低气温为-8.4—2.9℃。
积温
日平均气温≥10℃积温(下称≥10℃积温)表示喜温作物生长期可利用的热量资源。广西各地≥10℃积温5000-8000℃,是全国最高积温省区之一。丰富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水文特征
广西的岩溶地貌较为发育,地表水与地下水能相互转化,数量比较稳定。但由于河流主要以雨量补给类型为主,各地降水分布不均,另外,出入境、入海水量比例不协调,加上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气象等灾害较为常见,因此广西境内的水资源总量并不稳定。境内河川有规律的汛期,并集中了河川径流量的70%-80%,其中资水、湘江、贺江等桂东北河川汛期在3-8月,浔江、右江等桂西南河川汛期在5-10月,红水河、柳江、左江、郁江、黔江、西江等桂中诸河汛期多在4-9月。
广西河流众多,水力资源丰富。西江是区内最大的河流。西江支流桂江的上游称漓江,与湘江间有秦时开凿的灵渠相通。历史上,灵渠是沟通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重要通道。区境中部有较宽广的平原——郁江平原、浔江平原和玉林盆地等。这里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粮食和甘蔗的主要产区。东南部海岸线曲折,港湾与洁净海滩交错,景色宜人。
广西境内河流总长约3.4万公里。集水面积1000㎞²以上的地表河有69条,水域面积约8026㎞²,占陆地总面积的3.4%,喀斯特地下河有433条,长度超过10公里的有248条。境内地表河分别属于珠江的西江水系、长江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江)、沿海诸河流、百都河红河水系、地下河水系。主要有南盘江、西江、贺江、红水河、左江、右江,柳江、黔江、郁江、浔江、桂江、南流江、钦江、防城江、北仑河、漓江等;地下河有坡心河、地苏河等。其中,西江流域从西向东贯穿广西,然后进入广东,抵达珠江三角洲。南部诸河流注入北部湾,西南有属于红河水系的河流流入越南。广西河流水量大,水力资源充沛,已经建有多座水电站。
自然资源
海洋资源
广西海洋资源丰富。较长的大陆海岸线,以及合适的海岸线的曲直比,使得广西沿海地区有天然优良港群之称。北部湾鱼类、虾类、头足类、蟹类、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藻类等海洋生物资源种类繁多。煤、泥炭、铝、锡、锌、汞、金、钛铁矿、石英砂、石膏、石灰石、花岗岩、陶土等海洋矿产资源亦达到20多种。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和合浦盆地三个含油沉积盆地蕴藏丰富的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其他盐化工资源,海洋能源资源,淡水资源也较为丰富。
广西沿海地区处于中国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的北部湾的北部,以粤桂交界处的英罗港为起点,沿铁山港、北海港、大风江、钦州湾、防城港、企沙港、珍珠港,直至中越边境的北仑河口沿岸,大陆海岸线长约1,500公里。沿海岛屿有697个,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1个,岛屿岸线总长600公里,岛屿总面积为84平方公里。
矿产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储量较大,是中国10个重点有色金属产区之一。有色金属矿产凸显表现为,境内已经发现了锰、铝、锡、铁、砷、膨润土、钒、钨、铟、铅、锌、锑、银等145种矿种,现已探明97种的矿藏储量。部分矿藏储量更是位于全国,甚至世界前列,所以广西亦称“有色金属之乡”。
广西矿产分布较集中:
桂东的主要矿产为:银、钽、钛;
桂南的主要矿产为:锰、稀土、花岗石;
桂西的主要矿产为:铝土矿、金;
桂北的主要矿产为:锡、铅、锌、锑、汞、银、硫铁矿、滑石;
桂中的主要矿产为:石灰岩、白云岩、重晶石。
其中,较为知名的是南丹锡矿、平果铝土矿、宁明膨润土矿。
人口民族
人口总数
截至201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47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万人,增长0.74%;年末户籍总人口为547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万人,增长0.98%。出生人口7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07‰;死亡人口3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6.2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86‰。
从性别结构看,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470万人,女性人口2284万人,常住人口性别比为108.12(以女性为100)。
从年龄构成看,常住人口中,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30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3.8%;60周岁及以上人口6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3.3%;65周岁及以上人口460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67%。
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218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5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46.01%。
民族构成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此外还有满、蒙古、白、藏、黎等其他民族成分。在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7.18%,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在全国居第1位,其中壮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39%,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经济
综述
2014年,广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5672.9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排全国第17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412.2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335.6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925.16亿元。全年财政预算收入达2162.4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22.05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455.44亿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6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65元。
广西主要经济区有北部湾经济区、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
第一产业
2014年,广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472.7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366.31亿元;林业增加值232.80亿元;畜牧业增加值532.14亿元;渔业增加值280.95亿元。粮食总产量1534.4万吨;谷物产量1435.7万吨;糖料蔗产量7645.34万吨;蔬菜产量2564.18万吨;水果产量1233.49万吨;茶叶增长8.9%。猪牛羊禽肉总产量412.2万吨;禽蛋产量22.16万吨;蚕茧产量33.96万吨;水产品产量332.12万吨。
第二产业
2014年,广西实现工业增加值6065.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0.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1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5.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3.3%,汽车制造业增长12.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7%。分产品看,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11.9%、十种有色金属增长11.2%、氧化铝增长9.5%、钢材增长9.4%、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8.6%、成品糖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5.3%,实现出口交货值751.50亿元。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745.5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6%。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2014年,广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16.6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33.11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83.49亿元。
对外经济:2014年,广西进出口总额405.53亿美元。其中,出口243.30亿美元;进口162.23亿美元。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98.86亿美元;对美国进出口24.77亿美元;对欧盟进出口14.15亿美元。
金融业:截至2014年末,广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0298.54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6070.95亿元。
旅游业:2014年,广西入境过夜游客达421.1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7.28亿美元;全年旅游总收入2601.99亿元。
文化艺术
饮食
广西日常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但境内南北亦有些许变化,在桂东南的玉林、梧州、贺州、南宁、北海、钦州等主要以清淡,在北部的柳州、桂林等部分地区有吃辣习惯。据旅行家徐霞客所记载,广西境内由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其早期的饮食已有种食稻谷和蔬菜、腌菜、饮茶、行酒礼等习惯。其中以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钦州猪脚粉、桂林米粉、防城牛腩粉、梧州龟苓膏、巴马香猪、宾阳白切狗、宾阳酸粉、玉林牛巴、玉林云吞、玉林酸料以及各地的米粉、切粉、滤粉等为代表。
语言
世居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壮语、京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使用水语、仡佬语的人口呈下降趋势,已属濒危语言。而汉语方言也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官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等六种。
粤语
粤语(当地人称广西白话),分布范围主要为桂东南,即贺州至凭祥连线的东南部,占广西三分之一的地域,使用人口1500多万,占广西汉族人口比例超过55%。线的西北说粤语的不多,分布也较分散,有百色市区等方言岛;广西粤语分有梧州粤语、邕浔粤语、勾漏粤语和钦廉粤语四大片区。
境内通行的粤语县市有30多个,即南宁、邕宁、横县、贵港、桂平、平南、藤县、梧州、玉林、北流、容县、博白、陆川、防城港、东兴、钦州、合浦、浦北、灵山、北海、苍梧、岑溪、昭平、蒙山、贺州、钟山、百色、崇左、扶绥、宁明、凭祥及龙州。此外,广西其它不通行粤语的城市中亦有粤语人口分布,通常是沿河的街道。桂中由于民国时期的新桂系移民开发,因提升农业技术需要,向桂中平原移入桂东南地区人口,有为数不少的粤语村庄。
壮语
壮语是壮族的民族语言,在广西西部广泛分布,主要分为南北两大部分,使用者也不仅仅是壮族人,与壮族混居的某些农村的汉族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也也能说这种语言。
桂柳官话
桂柳官话是西南官话的一种,使用人口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人口50%以上,主要流布于桂北地区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县城,通行于桂北汉语区。桂林,柳州为其主要的两个使用城市,是明清进入广西的西南官话。西南官话桂柳话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目前最强势的汉语方言,是壮族、汉族及各民族之间重要的交流语言。
客家语
客家语在广西又被称为涯话(桂南地区)、新民话(玉林博白等地)、麼个话(柳州等地)、长乐声(贺州)等,是继粤语、壮语、桂柳官话之后第四大广西本土语言(或方言),使用人数约600万(2013年)。
广西境内除桂林市的全州县、兴安县、资源县和河池市的凤山县没有客家人居住外,其余均有客家人分布,客家人分布区域内使用客家语。客家人数达10万以上的市辖区、县级市、县有:桂东地区贺州市八步区、昭平县;桂南地区玉林市区、陆川县、博白县、北流市;贵港市区、桂平市、平南县;北海市合浦县;钦州市区、浦北县、灵山县;防城港市;南宁市区、宾阳县;柳州市区、柳城县;来宾市兴宾区。其中贺州市区(即八步区)、玉林市的博白县和陆川县为广西客家语强势地区。
平话
平话分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主要分布在广西的邕宁、宾阳、横县、贵县、马山、宁明、南宁市郊和左右江沿岸的百色、田林、乐业的一些村庄,以及桂北的桂林市郊区、临桂、灵川、融水、融安、罗城、永福、柳城、柳江、龙胜、钟山、贺县、恭城、三江、鹿寨等县(自治县)、市,总数在300~400 万之间。
普通话
普通话是基于北京官话的官方标准语,不是广西本土语言,经过几十年的推广,普通话在广西的普及率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城市居民基本可用于交谈。但广西人所说的普通话口音较重,因此形成南普、柳普等有特色的方言。普通话是广西目前最强势的语言。
京语
京语的主要者为京族人。
戏曲
汉族:桂剧
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流行于广西桂林市、柳州市、河池市一带及梧州市、贺州市部分官话地区,波及湖南南部地区与广东西北隅
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
旅游
自然景观
柳州百里柳江沿江风景带、桂林漓江风景区、资源五排河漂流、宜州下枧河景区、容县都峤山风景区、钦州三娘湾旅游区、钦州八寨沟风景区、南宁青秀山风景区、南宁大明山景区、玉林龟山公园、龙胜龙脊梯田、柳州鱼峰公园、柳州都乐岩风景区、柳州大龙潭风景区、荔浦银子岩、柳州融水元宝山、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旅游区、靖西通灵大峡谷、靖西古龙山峡谷群、金秀大瑶山风景区、贺州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桂平西山风景区、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世外桃源、桂林龙胜温泉、桂林两江四湖景区、北海涠洲岛、北海银滩、防城港那良古镇旅游区、防城港野人谷、防城港那良古镇牙山风景区、桂林象鼻山、阳朔西街、桂林乐满地度假世界、桂林漓江风景区、桂林古东瀑布景区、京岛旅游度假区——巫头白鹤山、岑溪白霜涧漂流、北流勾漏洞风景区、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德天瀑布旅游区、武宣县百崖大峡谷风景、梧州鸳江春泛、五指山风景区、崇左白头叶猴生态公园、宝鼎瀑布、陆川温泉、象州温泉、龙胜温泉、平乐仙家温泉、容县黎村镇天然温泉、防城港峒中温泉、响水滩瀑布、扶隆乡马射尿瀑布、应天府瀑布、三叠岭瀑布、玉林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三江丹洲古镇、鹿寨香桥岩国家地质公园
人文景观
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2016年7月15日,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截至2016年7月,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柳州和北海,另外还有多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花山岩画、右江工农民主政府旧址、梧州中山纪念堂、友谊关、昆仑关战役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军部旧址、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地址、靖江王府及王陵、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旧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恭城古建筑群、百色起义纪念馆、灵渠、桂海碑林博物馆、真武阁、黄姚古镇、愚自乐园、印象刘三姐、宁明花山崖壁画、云天宫、骑楼城、龙母庙、三江程阳风雨桥、友谊关景区、扬美古镇、嘉和城温泉谷、乐满地休闲世界、恭城文庙、刘永福故居、那良镇抗日战争会议旧址、东兴边境旅游区、李济深故居、那良古镇、柳州白莲洞、甑皮岩、程阳永济桥、红八军军部旧址、那良镇大勉村办事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柳州柳侯祠、百色红七军军部、兴安严关、大士阁
园林景观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如柳州龙潭公园。、
世界地质公园: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湖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柳州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融水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北流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容县森林公园和天堂山自然保护区,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南宁是广西旅游的集散地,市区内有扬美古镇、伊岭岩、青秀山风景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大明山旅游区、人民公园、南湖公园等市内公园;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金伦洞原始石漠山洞、大龙洞景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以及昆仑关景区等。
柳州是广西重要旅游目的地,拥有国家A级以上景区排在广西第二位,仅次于桂林市。市区有大龙潭风景区,柳侯公园,江滨公园,立鱼峰景区,百里柳江,都乐岩风景区等公园景区,北部的三江,融水等县域旅游资源丰富,有三江程阳风雨桥景区,贝江景区,丹洲古镇,大侗寨景区,鹿寨香桥岩景区,柳城知青城,大良石门仙湖景区等。
桂林是著名旅游城市,与柳州市构成桂北山水民俗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有:七星景区、芦笛景区、世外桃源旅游区、象山景区(象山公园、滨江公园)、冠岩景区、愚自乐园艺术园、两江四湖、银子岩旅游度假区、古东瀑布、兴安灵渠、丰鱼岩旅游度假区、龙胜温泉、雁山园、经典刘三姐大观园、蝴蝶泉、穿山景区等。
广西公园胜景繁多,如莲花瀑布、试剑石、望夫石、磨菇石、仙人床、情人树、海豹采果、人工草坪,有被称为活化石的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桫椤(树蕨),花中之王金茶花,还有悠久漫游的千年龟、欢腾的五爪金龙和活泼嬉戏的猴群,主峰莲花山是桂东南第一峰。
景点
南宁市动物园、柳州市大龙潭风景区、桂林市七星公园、北海市北海银滩、钦州市三娘湾野生海豚观、防城港市白浪滩(又名大平坡)、南宁市青秀山风景区、靖西县通灵大峡谷、柳州市柳侯公园
滨海旅游
广西1595公里海岸线上,拥有北海银滩、涠洲岛、斜阳岛、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外沙岛、海洋之窗、北海海底世界,防城港的江山半岛、京岛、天堂滩、怪石滩、火山岛、竹山北仑河口跨国生态旅游景区,钦州的三娘湾等等。[36] 涠洲岛是中国7000多个岛屿中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2004年1月被评为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它的生态保持原貌。[37] 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资源丰富,包括白浪滩(大平坡)、白沙湾、怪石滩、红树林、月亮湾、金花茶基地等,2012年接待了302.8万游客。2013年广西防城港市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被评为“中国十佳海洋旅游目的地”之一,游客量502万人次。
名胜古迹
中国最高的单体仿古式建筑——玉林云天文化城
中国最大的观赏石景园--柳州奇石园(42800平方米)
广西最有人文内涵的公园--柳州柳侯公园
广西最著名的风雨桥--三江程阳风雨桥
广西最长的内河大桥--藤县西江大桥
广西现存最好的明代四排楼--合浦大士阁
广西最精巧的名楼--容县经略台真武阁
广西获皇帝赐御书最多的古寺--贵港南山寺
宋代“楚南第一名刹”--全州湘山寺
广西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恭城孔庙
广西最著名的龙母庙--梧州龙母太庙
广西最大的私家园林--陆川谢鲁山庄
广西现存最完好的建于明代的山寨遗址--合山思光山寨
广西楹联第一村--灵山大芦村
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村落--灵川江头州村
广西保存最好的古镇--昭平黄姚古镇
广西保留最好的古代县城--富川旧城
广西现存规模最大最完好的土司衙署--忻城莫氏土司衙署
广西最具匠心的石刻--永福百寿岩“百寿图”石刻
广西最具丰富内涵的独字石刻--阳朔碧莲峰“带”字
广西石刻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桂林桂海碑林
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城池石刻平面图--《静江府城池图》
广西现存最好的明代藩王城--桂林王城
中国现存明代藩王墓数量最多的墓群--桂林明靖江王墓群
自然景观
广西最大的陨石--昭平陨石(当地人称为:银牛)
广西最大的丹霞天生桥--博白晏石大仙桥
广西最大的岩溶天生桥--凤山江洲仙人桥
广西最大的花岗岩石柱--融水元宝山石柱
中国第一处获确认的国际地层界线剖面--灵川南边村剖面
广西色泽最鲜艳的花岗岩--岑溪红
广西储量最大的非金属矿--石灰岩矿
广西最大的锡矿床--南丹大厂锡矿床
广西三江风雨桥
中国最大的膨润土矿床--宁明膨润土矿床
中国最大的锰矿床--大新下雷锰矿床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国家级石灰岩季节性雨林保护区--山弄岗自然保护区
广西最早建立的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山口红树林保护区1990年
广西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区5.8万公顷
广西最早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花坪自然保护区(1978年)
广西最珍贵的“动物活化石”--瑶山鳄蜥
广西震级最高的地震--1936年4月1日9时31分灵山地震(震级6.8)
广西地势最高的县城--乐业县城(海拔970米)
广西地势最高的县--资源县
广西面积最小的县--合山市(320平方公里)
广西面积最大的县--田林县(5577平方公里)
广西最大的岛屿--涠洲岛(24.96平方公里)
广西最大的海湾--北部湾(13万平方公里)
广西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地方--涠洲岛(22.9℃);乐业县和资源县(16.4℃)
广西年平均降雨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东兴市(2822.7毫米);百色右江区(1089.5毫米)
广西年平均日照时数最多和最少的地方--涠洲岛(2234小时);龙胜各族自治县(1240小时)
广西人口数目最大的县(县级市)--桂平,为182万(2010年)
广西炎热日数最多的地方--百色
广西最大的盆地--玉林盆地(637平方公里)
广西最大的三角洲--南流江三角洲(175平方公里)
广西最大的冲积平原--浔江平原(629平方公里)
广西最曲折的河流--左江
广西最大的地下河--都安地苏地下河
广西水能蕴量最丰富的河流--红水河
广西最大的水系--西江水系
广西最大的峡谷--大藤峡
广西最高的山峰--猫儿山(海拔2141.5m)
广西独有的蝴蝶--金斑喙凤蝶
长江水系广西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
水系广西境内最大的河流--北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