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2017-12-29 08:41:57
辽宁概况
辽宁省,简称“辽”,省会沈阳,辖14个地级市,其中副省级城市2个(沈阳、大连),省会沈阳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大连为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计划单列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中国最北端的沿海省份,也是东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
辽宁省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是全国工业门类最为齐全的省份,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开埠最早的省份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新中国工业崛起的摇篮,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被誉为“共和国长子”、“东方鲁尔”。
以省会沈阳为中心构成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经济区)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范围包括沈阳、营口、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阜新等8个城市,总面积6504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4%。是东北亚地区仅次于东京都市圈的第二大城市群,特别是世界少有的大规模都市圈,更是我国最重要、最具发展潜质的经济区之一。
辽宁省积极响应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的实施,并且保持着全国最高的受教育水平,全国最低的文盲率,全国较低的生育率,全国最高的城市化水平,人均土地拥有面积位于中国前列,目前辽宁省的综合实力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同时辽宁省也是体育强省,出了众多的体育明星,2013年8月31日成功召开全国第十二届运动会。
历史沿革
辽宁简称辽,取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之意而得其名。辽宁省行政建置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燕国置辽东、辽西郡开始,辽宁的建置进入了有史可考的时代。
燕、秦、汉时期,为郡县时期。辽宁地区设置有辽东郡、辽西郡。到东汉时期又增设玄菟郡和辽东属国,郡国下设24个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州郡县时代。辽宁地区设置有平州,州下设有辽东郡、昌黎郡、玄菟郡、辽西郡等,郡下置县。南北朝时期,地方政权更替频繁,辽宁的行政建置变迁十分繁杂,但基本上仍为州郡县三级制,州郡县数目越来越多,区划越来越小。至北齐时期,辽宁地区除高句丽设置的30个城外,北齐在此共设置了1州、2郡、7县。
隋、唐、辽、金时期,为道、路时代。在该时期内,辽宁地区行政建置的一级机构基本上是道和路。
隋代前期为州县二级制,隋代后期为郡县二级制;在辽宁地区设有柳城郡、辽西郡、辽东郡,郡下设县。
唐代始行道、州、县三级制,辽宁地区归河北道管辖。道下设营州上都督府、安东都护府,府下设有州县。从晋元兴三年至唐乾封三年(404年-668年),辽河以东被北方民族政权高句丽所占据,其所设行政建置为城邑建置机构。
辽代在辽宁地区设有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道下设有府州县。金代在辽宁地区设置有上京路、咸平路、东京路、北京路等,路下设有州县。辽金时期的基层建置机构州、县数量大,隶属关系繁杂,是辽宁地区普遍设置、广泛开发的时期。到金代,涉及辽宁地区的建置有4路,22个路属路、州、府,并下辖35个州县及8个州下县。
元代在辽宁地区设置了辽阳行省,行省下设有路、州、县机构。
明朝在辽宁地区设置了辽东都司,都司下设25卫和2州。这种都司卫所体制虽为军事机构,但兼理民政,其职能类似行省,是元代行省制的继续。
清朝在辽宁地区实行旗民分治制度,以盛京(奉天)将军系统辖治旗人,以府州县管理民人。清末改为奉天行省,省下辖有道、县。
民国时期,为行省制时代。民国初期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省下辖有道和县。民国17年(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后,改奉天省为辽宁省,省下设有3市、59县、6旗。此外当时涉及辽宁地区的县有热河道的4个县及“关东厅”的旅顺市。东北沦陷时期,伪满洲国在辽宁地区设有奉天省、锦州省、安东省、热河省,省下辖有市、县。
解放战争时期,辽宁的建置基本上是省、市、县三级制。
辽宁的地方行政建置日趋完善,基本上为省、市(地区)、县三级制。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设辽东、辽西省和沈阳、旅大、鞍山、抚顺、本溪5个中央直辖市,两省共辖9市、1个专区、49个县。
1952年11月,辽西省山海关市划归秦皇岛市。1954年8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辽东、辽西省合并,成立辽宁省,原5个中央直辖市划归辽宁省管辖;辽宁省设10个地级市、1个县级市,36个县。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撤销热河省建置,将原由热河省管辖的朝阳县、建平县、凌源县、建昌县、北票县和喀喇沁左旗划归辽宁省管辖。
196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内蒙古自治区所辖的昭乌达盟地区所属的赤峰市及其3县、7旗划归辽宁省管辖,1979年7月又划回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至1985年末,辽宁省设置13个地级市,4个县级市,40个县(5个民族自治县)和56个市辖行政区。
行政区划
截止到2016年10月底,全省下设14个省辖市、17个县级市、27个县(其中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58个市辖区。
沈阳: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苏家屯区、浑南区、于洪区、辽中区、新民市、康平县、法库县
大连:西岗区、中山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金州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庄河市、长海县
鞍山: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海城市、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抚顺:新抚区、东洲区、望花区、顺城区、 抚顺县、新宾满族自治县、清原满族自治县[5]
本溪:平山区、溪湖区、明山区、南芬区、本溪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
丹东: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东港市、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
锦州:古塔区、凌河区、太和区、凌海市、北镇市、黑山县、义县
营口: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鲅鱼圈区、大石桥市、盖州市
阜新:海州区、太平区、新邱区、细河区、清河门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彰武县
辽阳: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灯塔市、辽阳县
盘锦:双台子区、兴隆台区、大洼区、盘山县
铁岭:银州区、清河区、调兵山市、开原市、铁岭县、昌图县、西丰县
朝阳:双塔区、龙城区、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葫芦岛:连山区、南票区、龙港区、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辽宁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势大致为自北向南,自东西两侧向中部倾斜,山地丘陵分列东西两厢,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马蹄形向渤海倾斜。辽东、辽西两侧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为平均海拔200米的辽河平原;辽西渤海沿岸为狭长的海滨平原,称“辽西走廊”。
山脉:境内山脉分别列东西两侧。东部山脉是长白山支脉哈达岭和龙岗山的延续部分,由南北两列平行山地组成,海拔在500-800米左右,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有老秃顶子山(1325米)和花脖子山(1336米,为省内最高点)。主要山脉有清原摩离红山,本溪摩天岭、龙岗山,桓仁老秃子山、花脖子山,宽甸四方顶子山、凤城凤凰山,鞍山千朵莲花山和旅顺老铁山等。西部山脉是由内蒙古高原向辽河平原过渡构成的,海拔在300-1000米之间,主要有努鲁儿虎山、松岭、黑山和医巫闾山等。
河流:境内有大小河流30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7条,在1000-5000平方公里的有31条。主要有辽河、浑河、大凌河、太子河、绕阳河以及中朝两国共有的界河鸭绿江等,形成辽宁省的主要水系。辽河是省内第一大河流,全长1390公里,境内河道长约480公里,流域面积6.92万平方公里。境内大部分河流自东、西、北三个方向往中南部汇集注入海洋。河流水文特点为:河道平缓,含沙量高,流量年内分配不均,泄洪能力差,易生洪涝。东部河流水清流急,河床狭窄,适于发展中小水电站。
海洋:辽宁省海域广阔,辽东半岛的西侧为渤海,东侧临黄海。海域(大陆架)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水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沿海滩涂面积2070平方公里。陆地海岸线东起鸭绿江口西至绥中县老龙头,全长2292.4公里,占全国海岸线长的12%,居全国第5位。
岛屿:辽宁省有海洋岛屿266个,面积191.5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岛屿总面积的0.24%,占全国总面积的0.13%,岛岸线全长627.6公里,占全国岛岸线长的5%。主要岛屿有外长山列岛、里长山列岛、石城列岛、大鹿岛、觉华岛、长兴岛等。
气候:辽宁省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中纬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境内雨热同季,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冬长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东湿西干。全省阳光辐射年总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间,年日照时数2100-2600小时。春季大部地区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区偏多;冬季光照明显不足。全年平均气温在7-11℃之间,最高气温零上30℃,极端最高可达40℃以上,最低气温零下30℃。受季风气候影响,各地差异较大,自西南向东北,自平原向山区递减。年平均无霜期130-200天,一般无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多。辽宁省是东北地区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间。东部山地丘陵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区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全省降水最少的地区;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较适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人口民族
截至2010年,辽宁省总人口为4374.632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22147745人,占50.63%;女性人口为21598578人,占49.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0-14岁人口为4996977人,占11.42%;15-59岁人口31998594人,占73.15%;60岁及以上人口为6750752人,占15.43%,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509441人,占10.31%;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234081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1.69%;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46930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9829444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36468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167928人,占62.1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6578395人,占37.90%。
辽宁省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份之一。全省除汉族以外,还有满族、蒙古族、回族、朝鲜族、锡伯族等51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人口67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02%。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列全国第五位;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比例,居第十位。
全省现有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6个满族自治县(新宾、岫岩、清原、本溪、桓仁、宽甸)、2个蒙古族自治县(喀左、阜新)。还有2个在省内享受民族自治县待遇的市(凤城、北镇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土地面积为3.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3.3%;少数民族人口174万人,占自治县总人口54.3%,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6%。全省有77个民族乡,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绥中县、兴城市,铁岭市西丰县、开原市,锦州市义县等地。在全省的民族乡中有912个行政村,总面积为9911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2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69.97万人,占总人口的54.65%。
自然资源
土地
辽宁省耕地面积409.29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7.65%,人均占有耕地约0.096公顷,其中有80%左右分布在辽宁中部平原区和辽西北低山丘陵的河谷地带;园地面积59.85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04%;林地面积569.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8.47%,是各类土地中面积最大的一类,东部山区是全省的林业基地,其他地区则是以防风固沙等保护性的生态林为主;牧草地面积35.0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7%,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其他农用地面积49.96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38%;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113.47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7.67%;交通用地面积8.8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6%;水利设施用地1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未利用土地面积138.3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3%。
动物
辽宁动物种类繁多,有两栖、哺乳、爬行、鸟类动物7纲62目210科492属827种。其中,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6种,二类保护动物68种,三类保护动物107种。具有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的动物有白鹳、丹顶鹤、蝮蛇、爪鲵、赤狐、海豹、海豚等。鸟类400多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31%。
水产
辽宁近海生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有3大类520多种。第一类浮游生物107种;第二类底栖生物280多种,主要有蛤、蚶、鲍鱼、海胆、牡蛎、海参、扇贝等;第三类游泳生物137种,包括头足类和哺乳类动物。全省沿海捕捞业直接利用的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有鱼类117种,其中有经济价值的70多种,如小黄鱼、大黄鱼、带鱼、鲅鱼、鳕鱼、鲳鱼等;虾类20多种,主要是对虾、毛虾、青虾等;蟹类10多种,主要是梭子蟹和中华绒螯蟹等;贝类20多种,主要有蚶、蛤、蛏等。全省开发近海渔业生产潜力相当可观。近海水域二级生产力达320万吨,其中滩涂养贝生产潜力100万吨,沿岸动物生产潜力近150万吨,深水动物生产潜力70万吨。
全省内陆水域有淡水类资源119种,其中典型淡水鱼类97种,河口洄游鱼类15种,咸淡水鱼类7种。淡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有鲤鱼、鲫鱼、罗非鱼、鲢鱼、鱅鱼、青鱼、虹鳟鱼、泥鳅和池沼公鱼等20多种;淡水虾蟹类有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等5种;淡水贝类有无齿蚌和田园螺等7种。
植物
辽宁有各种植物161科2200余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1300种以上。药用类830多种,如人参、细辛、五味子、党参、天麻、龙胆等;野果、淀粉酿造类70余种,如山葡萄、猕猴桃、山里红、山梨等;芳香油类89种,如月见草、薄荷、蔷薇等;油脂类149种,如松子、苍耳等,还有野菜类、杂料类、纤维类等。
森林
截至2000年,辽宁省有林业用地面积634.4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464.1万公顷(含经济林面积141.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的73.16%;疏林地面积5.69万公顷,占0.9%;灌木林面积22.75万公顷,占3.58%;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7.37万公顷,占2.74%;无林地面积123.9万公顷,占19.52%;苗圃0.63万公顷,占0.1%。森林覆盖率为31.84%。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1.85亿立方米,林分面积322.6万公顷,林分蓄积量1.75亿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162.4万公顷,蓄积2903万立方米,分别占林分面积、蓄积的50.34%和16.61%;中龄林面积105.5万公顷,蓄积8067万立方米,分别占32.72%和46.15%;近熟林面积30.33万公顷,蓄积量3710万立方米,分别占9.39%和21.23%;成过熟林面积24.33万公顷,蓄积2797万立方米,分别占7.55%和16.01%。
矿产
辽宁处于环太平洋成矿北缘,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各类矿产110种,其中已获得探明储量的有66种(不含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放射性矿产、地下水和矿泉水),矿产地672处。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45种主要矿产中,辽宁省有36种620处矿产地。辽宁的菱镁矿是世界上具有优势的矿种,质地优良、埋藏浅,保有资源量矿石量25.6亿吨,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6%和25%左右,在全国具有优势的矿产还有硼、铁、金刚石、滑石、玉石、石油等6种,保有资源量分别占全国的56.4%(硼矿)、24.0%(铁矿)、51.4%(金刚石)、20.1%(滑石)、7.9%(石油),其中,硼矿、铁矿和金刚石居全国首位,滑石和玉石居全国第二位,石油居全国第四位。具有比较优势的矿产主要有煤、煤层气、天然气、锰、钼、金、银、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硅灰石、玻璃用石英石、珍珠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沸石等16种。
交通
铁路
光绪十七年五月(1891年6月),京山铁路从山海关(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工。光绪十九年四月铁路修筑延伸至辽宁境内,这是辽宁修筑铁路之始。此后由于发生战争,工程时断时续,直到光绪二十九年八月(1903年9月)才修到新民,称北宁铁路,后改称京奉铁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修建连山(锦西)站至葫芦岛港铁路。截至宣统三年(1911年)底,辽宁境内建成铁路干线4条,支线3条,总长度约1400公里,分属于中国(当时为清政府邮传部)和日本(“满铁”)管理。民国11年(1922年),张作霖宣布东三省自治,积极扩充军备,修建铁路,与南满铁路相对抗。成立了官商合办的奉海铁路公司,奉海铁路是辽宁历史上依靠自有资金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至1952年末,沈阳、锦州两局共修复线路2006公里,其中复线793.2公里,使沈山线通过能力由38.9对提高到49.6对列车,提高27.5%;沈吉线的沈(阳)梅(河口)段由12对提高到32对,牵引能力上行提高到1600吨。同时,加强养护维修工作,推行苏联养路、养桥的先进经验,提高了线路桥梁质量。1950年5月1日,按照中苏两国政府协定,在哈尔滨成立中国长春铁路管理局,下设5个分局,辽宁境内有沈阳、大连两个分局。该体制运作到1952年底苏联政府将中长铁路无偿移交给中国政府止。至1985年末,辽宁境内共有铁路营业站387个,其中:特等站2个(沈阳站、苏家屯站),一等站14个,二等站23个,三等站48个,四等站282个,五等站18个。至2014年,辽宁铁路营运里程达到3939公里,密度居全国第一。
辽宁省的主要铁路有:京哈铁路(含秦沈客运专线)、沈大铁路、沈丹铁路、沈吉铁路、沈山铁路、沟海铁路、锦承铁路、叶赤铁路、大郑铁路等。高速铁路有:哈大高速铁路、盘营高速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和京沈高速铁路(在建)。
水运
辽宁历史上水路运输比较发达,境内有大小河流360多条,共长约16万公里,其中辽河为境内第一大河,是古代中原通吉林、黑龙江的水陆联运渠道;鸭绿江是辽宁第二大河,为中朝两国的天然界河;大凌河是辽宁第三大河,大凌河谷是古代中原与东北地区交往见诸史籍的最早通道。全省海岸线长而曲折,东起鸭绿江口,南绕辽东半岛,西至绥中万家屯,长达2178公里(不含岛屿岸线),约占全国的12%,旅顺、营口是古代海上交通的重要停泊点。
1985年末,全省有11个营业性港口,102个码头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6个;运输船舶956艘、667687吨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46.8倍和394.78倍,其中地方航运部门货轮48艘、79112吨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114倍和45.89倍;客轮22艘、15483客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21倍和515倍,其中地方国有企业有客轮7艘、1523客位,较1952年分别增长6倍和49.7倍。已形成以大连港、营口港为国家主枢纽港,以丹东港、锦州港为地方重要港口,以盘锦港、葫芦岛港、庄河港、绥中港为主的一般性港口,[11] 同国内沿海诸港口以及世界5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140多个港口通航。
陆路
辽宁陆路交通比较发达,到1985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33006公里,其中晴雨通车里程达到17588公里,分别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3.17倍和14倍。全省有路面里程达到28660公里,为公路通车里程的86.8%,其中,黑色路面6478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90.5公里,高级次高级路面为有路面里程的22.9%。从省会沈阳到各市,各市到92.5%的县通黑色路面,通黑色路面的乡已达522个,占乡(镇)总数的41.5%。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从1949年的5.38公里上升到22.48公里。全省有公路桥梁7288座、226914延长米,其中永久性桥梁7096座、223910延长米,分别占桥梁总数的98.3%和98.6%,永久性桥梁座数和长度分别为1949年的172倍和66.5倍。
截至2008年10月,辽宁省内高速公路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枢纽向四周辐射状,通车里程达到2800公里。已通车的高速有:京哈高速公路、沈海高速、辽中环线高速、沈丹高速、沈吉高速、沈彰高速、阜营高速、丹大高速、丹海高速、丹通高速、桓永高速、庄盖高速、抚通高速、新铁高速、土羊高速、锦朝高速、锦阜公路、铁朝高速、本辽高速、大窑湾疏港路。在建高速公路有阜营高速北延伸线至通辽、建昌至兴城高速和鸭绿江界河公路大桥等。
航空
辽宁主要的机场包括: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营口兰旗机场、丹东浪头机场,锦州湾机场,朝阳机场,鞍山腾鳌机场,长海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在建)。
轨道
辽宁省城市轨道交通主要由沈阳地铁,沈阳有轨电车,大连轻轨,大连有轨电车,沈抚城际铁路,大连地铁,沈铁城际铁路等组成。
经济
总况
2011年辽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20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2.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实现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7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15.6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2150.7亿元,增长14.1%;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6亿元,增长10.5%。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为8.7∶55.2∶36.1。人均生产总值5029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1.6%。
2013年辽宁生产总值270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21.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14269.5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10486.6亿元,增长9.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7∶53.2∶38.1变为8.6∶52.7∶3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686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8.6%。
2015年,辽宁省生产总值(GDP)达到28743.4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4.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382.6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12976.8亿元,增长7.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8.0∶50.2∶41.8调整为8.3∶46.6∶4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5521元,比上年增长3.1%,按年均汇率折算为10520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 从各地级市来看,大连、沈阳和鞍山GDP总量领先,分别为7700亿、7280亿和2326亿;从人均GDP来看,大连、盘锦和沈阳位列前三,大连市人均GDP为110903.07元,折合17806.03美元,盘锦市人均GDP为14156.30美元,沈阳市人均GDP为14104.50美元。朝阳市人均GDP最低,为4202.44美元。(注:常住人口数据采用2013年末数据)
农业
辽宁2013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26.4千公顷,比2012年增长0.3%。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49.2千公顷;玉米播种面积2245.6千公顷。全年经济作物播种面积982.4千公顷,比2012年下降1.1%。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54.7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492.1千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2195.6万吨,比2012年增产125.1万吨,增长6%。其中,水稻产量506.9万吨,下降0.2%;玉米产量1563.2万吨,增长9.8%。全年油料产量113.6万吨,比上年下降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270.9万吨,增长9.8%。水果产量944.7万吨,增长5.6%。
工业
辽宁是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工业有39个大类、197个中类、500多个小类,是全国工业行业最全的省份之一。全省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比较发达,冶金矿山、输变电、石化通用、金属机床等重大装备类产品和钢铁、石油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辽宁2011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069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9%。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8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21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辽宁2013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510.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6%。其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9.4%。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19个行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社会
文化
截至2013年末,辽宁有文化馆、艺术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29个,博物馆62个,档案馆150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23.9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6.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69种,出版量15.8亿份;杂志295种,出版量1亿册;图书9994种,出版量1.2亿册。
卫生
截至2013年末,辽宁有各类卫生机构35622个。其中,医院906个,卫生院102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9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1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39所,村卫生室20006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787所。年末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24.2万张,卫生技术人员25.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0.3万人。
体育
2013年全年,在国内外各项比赛中,辽宁运动员12人12项15次获得世界冠军,19人13项13次获得亚洲冠军,243人84项117次获得全国冠军。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辽宁代表团参加31个大项、282个小项的比赛,获得金牌56枚,奖牌总数达到145枚,总分居各代表队第一位。
旅游
辽宁全省共有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鞍山千山、本溪水洞、本溪关门山、桓仁五女山、鸭绿江、大连金石滩、兴城海滨、大连海滨—旅顺口、凤凰山、青山沟、医巫闾山、锦州笔架山、盘锦红海滩及苇海、大青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苏友谊纪念塔、奉国寺、沈阳故宫、辽阳壁画墓群、清昭陵、平顶山惨案遗址、万佛堂石窟、兴城古城、北镇庙、玄贞观、营口西炮台、朝阳北塔、崇兴寺双塔、辽阳白塔、旅顺监狱旧址、金牛山遗址、牛河梁遗址、姜女石遗址、清永陵、福陵、查海遗址、五女山山城、凤凰山山城、石棚山石棚、万里长城——九门口、大连俄国建筑、张学良旧居、海城仙人洞遗址、新乐遗址、东山嘴遗址、析木城石棚、叶茂台辽墓、广济寺古建筑群、辽沈战役纪念馆、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东北大学旧址、庙后山遗址、九顶铁刹山、高台山遗址、石台子山城、赫图阿拉故城、袁台子墓、冯素弗墓、云接寺塔、中前所城、广宁城、佑顺寺、圣水寺、万忠墓、锡伯族家庙、西炮台遗址、关东厅博物馆旧址、阜新万人坑、鸭绿江断桥、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
国家森林公园:大黑山国家森林公园。
沈阳:沈阳故宫、清昭陵(北陵公园)、福陵(东陵公园)、沈阳怪坡、沈阳世博园、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九一八”事变纪念馆、张氏帅府、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沈阳方特游乐园
大连:星海广场、中山广场、星海公园、劳动公园、俄罗斯风情街、人民路、棒棰岛、老虎滩海洋公园、极地海洋动物馆、森林动物园、海王九岛、蛇岛、发现王国主题公园、圣亚海洋世界、普兰店安波温泉、普兰店老帽山、庄河冰峪沟、金石滩旅游度假区、大连现代博物馆、旅顺世界和平公园、旅顺东鸡冠山景区、大连观光塔、大连女子骑警基地、瓦房店仙峪湾旅游度假区
营口:熊岳温泉、思拉堡温泉小镇、百年辽河老街、北海海洋公园、白沙湾海滨、望儿山、山海广场、月亮湖公园、楞严禅寺、赤山风景区
锦州:医巫闾山风景区、辽沈战役纪念馆、笔架山风景区、北普陀山、万佛堂石窟、广济寺古建筑群、奉国寺、崇兴寺双塔
本溪:本溪水洞、关门山、本溪湖、天龙洞、望天洞、五女山、桓龙湖、大雅河漂流、怪石洞、平顶山、佛顶山、九顶铁刹山、温泉寺、汤沟温泉
鞍山:千山、汤岗子温泉、罗汉圣地、东山城市森林公园、岫岩药山风景区、二一九公园、玉佛苑
辽阳:广佑寺风景区、汤河旅游风景区、核伙沟自然风景区、参窝水库旅游区、观音洞、姑嫂城、冷热地奇观、龙峰寺风景区、燕州城遗址公园、王尔烈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东京陵东京城、弓长岭温泉滑雪场、冮官屯窑址、瓦子沟自然风景区、观音寺
抚顺:夏湖风景区、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雷锋纪念馆、皇家极地海洋世界、高尔山、清永陵、红河峡谷漂流
丹东: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河口、太平湾、绿江、鸭绿江口湿地、抗美援朝纪念馆、五龙山、五龙背温泉、青山沟、凤凰山、天华山、天桥沟、蒲石河、泉山、大鹿岛、獐岛、小岛、玉龙湖
盘锦:双台河口自然保护区、红海滩、鼎翔生态旅游区、鸳鸯沟风景区
朝阳: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于下寺供奉定光佛舍利)、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白石水库、赵尚志(将军)纪念、凌源热水汤温泉、南塔、北塔、云接寺塔
铁岭:清河省级旅游度假区、象牙山风景区
阜新:那木斯莱自然保护区、乌兰木图山、大清沟水库旅游景区、海州露天矿、海棠山风景名胜区、瑞应寺
葫芦岛:龙湾海滨、龙回头景区、兴城海滨、绥中九门口长城、兴城古城、觉华岛、葫芦山庄
文化
二人转: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植根于民间文化,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市一盟。
京剧:颇具水平的有沈阳京剧院、锦州京剧院,前者是国家十大重点京剧院团之一。“南麒北马关外唐”,沈阳唐派(唐韵笙)是京剧的重要流派。
评剧:评剧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和众多的表演流派,其中有3大流派韩花筱,都出自辽宁沈阳,评剧表演艺术家韩少云创立了韩派、花淑兰创立了花派、筱俊亭创立了筱派,
辽剧:又称辽南戏,源于营口盖州农村祭祀娱人的一种主要演出形式。演出时照本宣唱,唱腔曲调吸收、借鉴了河北省皮影的成分,唱腔以板式变化体为主。现有营口盖州辽剧团、大连瓦房店市辽剧团。
相声:在中国相声地图上,沈阳的位置仅次于北京、天津。
评书:知名演员有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单田芳等。
小品:在每年的央视春晚上,有大批来自或成名于辽宁的演员,如赵本山、黄宏、巩汉林、潘长江、范伟、黄晓娟等。
辽宁电视台:创立于1959年10月1日,是中国最早的五家电视台之一。
辽宁人民广播电台:1928年,奉天广播无线电台成立,台址位于沈阳市马路湾,即今辽宁人民广播电台所在地。
辽宁广播电视塔:建成于1989年9月是集广播电视发射、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高塔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塔,坐落于沈阳市沈河区青年大街南运河公园湖畔。
舞蹈:辽宁芭蕾舞团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五大芭蕾舞团之一。
海城高跷秧歌:属于大鼓高跷,是辽南高跷的一支,经过300多年的不断演变,已经形成了舞蹈、杂技、音乐、小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
著名人物
历史名人:慕容皝、公孙瓒、慕容俊、慕容垂、慕容德、李光弼、安禄山、史思明、张三丰、丁令威、李成梁、李如松、祖大寿、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范文程、宁完我、李希烈、公孙度、公孙康、萧军、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多铎、福临、额亦都、何和礼、年羹尧、高鹗、王尔烈、尹湛纳希、赵尔巽、张作霖、杨宇霆、吴俊升、孙烈臣、张作相、盛世才、张惠霖、褚英、代善、莽古尔泰、阿敏、王杲
当代名人
革命先辈:张学良、郭松龄、黄显声、郭维城、孙西林、郑桂林、关向应、赵尚志、李兆麟、高崇民、阎宝航、刘粹刚、李桂丹、安业民
道德模范:郭明义、赵宝桐、王崇伦、杨利伟、李中华、方永刚、牛玉儒、丛飞、孟泰
影视演员:巩俐(国际著名影星)、佟大为、井柏然、孙海英、董洁、秦海璐、陈思成、张睿(张航睿)、李佳航、王刚、李明启、文兴宇、林更新、赵明明、方青卓、王君平、贺树峰、王平、印小天、刘小锋、朱梓骁、郑爽、于小彤、娄艺潇、王艺璇、方化、刘江、王心刚、杜雨露、冯恩鹤、秦岚、金巧巧、陈晓旭、李曼、孙莉、姜超、杨洪基、朱明瑛、佟铁鑫、董文华、刘斌、那英(歌坛天后)、孙楠、庞龙、胡海泉(羽泉成员)苏红、毛宁、水木年华、艾敬、李春波、火风、汪正正、王春雷、朱长松、张羽、玖月奇迹、金学峰、范琳琳、孙艺程、陈禹蒙、汪苏泷、董文华、赵本山(著名喜剧笑星)、范伟、巩汉林、黄晓娟、小沈阳、句号、陈寒柏;于魁智(著名京剧老生演员)、迟小秋、杨赤、单田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大师)、刘兰芳、田连元、杨振华、常宝华、王平、刘思琦、李梓萌、毕福剑、王端端、孙天笑
音乐人:徐沛东、谷建芬、胡海泉、郎朗、刘君侠、吴正丹
主持人:王旭、吴昕、杜海涛、冀星
体育:刘长春、邹振先、马俊仁、陈跃玲、徐永久、齐海峰、关英楠、王军霞、曲云霞、王丽萍、孙英杰、张文秀、董艳梅、林向前、朱晓琳、李月久、马艳红、周卓如、王义夫、李玉伟、姚景远、丁美媛、刘永福、庄晓岩、孙福明、袁华、杨秀丽、王楠、郭跃、马琳、马龙、王越古、李晓霞、刘诗雯、蒋兴权、李戈、柳继增、郭永林、张学雷、沙国力、李春江、吴庆龙、吴乃群、李晓勇、王治单、王守强、郑永刚、岳鹏飞、张庆鹏、杨鸣、边强、郭士强、郭艾伦、陈磊、李晓旭、马增玉、陈晓丽、吉喆、李永波、汪鑫、韩健、张宁、杜婧、于洋、隋盛盛、王海川、李海运、李铁鸣、赖亚文、杨昊、袁志、刘亚男、张越红、王一梅、楚金玲、高丰文、李应发、李华筠、倪继德、迟尚斌、林乐丰、年维泗、王洪礼、唐尧东、贾秀全、马林、杨玉敏、傅玉斌、赵发庆、董礼强、黎兵、宋黎辉、孙贤禄、庄毅、于明、郝海东、孙继海、李明、张恩华、徐弘、董方卓、曲圣卿、李金羽、李铁、肖战波、肇俊哲、张玉宁、郑智、徐亮、张永海、白广海、陈涛、马晓旭、韩端、于汉超、杨旭、戴国宏、陈妍、刘子歌、战姝、王旭、王娇、郭丹
科学界:王永志、荆木春、刘东生、孙家栋、戚发轫、白春礼
企业家:周福仁、王健林、徐明、韩伟、赵越超
作家:高玉宝、王充闾、高满堂、狂狷、孙惠芬、马原、陈运和、洪峰、张宏杰、石钟山、皮皮